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环境感知力国际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前沿笔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 阿诺德·伯林特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 阿诺德·伯林特,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
    编 者 按: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关于感知体验的理论,它的学科范围历经巨大扩展,从局限于艺术与风景化的自然到几乎涵盖所有的欣赏体验。美学向后现代范式的转变彻底改变了美学的理论和实践,消解了来自现代主义的诸多偏见。本期笔谈的三位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国际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前沿。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长期致力于环境美学研究,他的《论环境感知力》阐述美学是关于感知体验的理论,界定了审美感知力的八个维度,进而对环境感知力进行简要分析,对于我们反思美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审美的核心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芬兰学者约·瑟帕玛是环境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对环境的文明态度》探讨了环境教育的问题,对于深陷雾霾之苦、痛切感受到环境危机的中国人来说具有警示意义。
    一、引言
    人们通常认为,美学是以美或具备令人愉悦性质的事物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这倒也说得过去。当哲学家们将美学作为一门学术学科来谈论的时候,他们通常将之与艺术哲学相关联,同时研究艺术和自然所具有的特殊价值。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艺术和审美实践延续着上个世纪的发展方向,以更加迅疾的姿态扩展着它们的地盘。在这一开拓运动中,将审美价值应用于环境就是一个例子,环境美学已然作为美学板块规模扩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崭露头角。环境自身的范围也不再仅仅包含风景化的景观,而是将都市景观和工业景观也包括进来;不仅涵盖它们正面的、肯定的方面,而且也涵盖了它们负面的、否定的方面。近些年来,美学继续扩展它的版图,已经被应用于其它一些领域,比如日常生活美学、饮食美学、交往美学、政治美学等等。此外,随着对其他文化及其审美旨趣传统的认知的扩大,我们对美学的思考也不得不随之扩展,于是美学的维度和层次就不断地得到了丰富。
    美学学科范围的扩展引发了一些关于欣赏体验的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对于上述新实践所带来的感知愉悦,传统审美欣赏观已经无法界定和阐释它们。但是,审美欣赏范围的扩展不仅要求它去认知超越艺术之外的美,还要求它能够作为基础去支撑对梦幻的、怪异的、糟糕的甚至陈腐的事物所进行的审美感知;虽然审美价值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已经为认知这些更广阔范围内的价值开辟了道路,但它们并不都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
    向审美理解所发起的一系列挑战让我们的任务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棘手。因为现在看来,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不仅包含艺术和自然之美,还包含规范性的广泛体验,这在使美学变得更加有意义的同时,也给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谜题。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体验有何共通之处?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原因使这些不同模式的体验都可以被认为是“审美”的?这是我们时代的美学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我认为,理解“审美”的关键在于这个术语的词源学意义。“美学”一词是古希腊语“感知”(aisthēsis)的音译,意谓通过感官所获得的知觉(感知)。自然之美与艺术长久以来都是美学的焦点,但在最近几十年,不仅自然欣赏重新得到了关注,自然这一范畴也被扩大为对环境的指涉,从广义上理解,一般可以包含城市景观和人建景观。除此之外,美学家们也拓展了他们的涉猎范围,将日常体验的世界都囊括在内。在这些领域中,传统美学所崇尚的无功利性的静观已经不合时宜了,阐释审美愉悦的多样化方式不断涌现出来。①艺术和审美欣赏中的这些进展突破了传统美学的理论体系,因为它已经不足以容纳这些变化了。因此,一个多世纪的艺术创新连同欣赏体验,在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上都得到了扩展;传统老旧的思维和术语变得越来越无法满足阐释的需求,甚至变得与之毫无关联了。
    二、从对象到体验
    这一切已经发生,我们的思考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再来看这个问题会发现,从十九世纪晚期到现今,持续不断的分裂运动占据了艺术界,它们可以被视作是拒绝承认“艺术是一种孤立的对象”这一惯常立场的运动。现代绘画把对事物的描绘从逼真再现中逐渐解放出来,转向为光线、运动、杂乱无章的排列和形式感知的图像赋形,将之从种种抽象转变为感知体验。在视觉艺术中,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开启了新的方向:将艺术对象转化为知觉性、感性交融的情境。
    这将美学转变为一门研究知觉体验(perceptual experience)的学科,它具备描述性却不必具备普适性和权威性,因其现在必须同时包容肯定性的价值和否定性的价值。审美理论也不再局限于美术和自然——审美维度遍及人类世界的各个部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理解:审美欣赏不再是以对象为中心的反应,不再要求心理距离,也不再要求无功利性的静观态度。与之相反,它变为一种复杂的复合感官感知交融,而这种交融所依靠的是经过培养和训练过的审美感知力。
    关于感知体验的这一开阔视野必须被持续不断地扩展、再扩展。我们必须将之视为一种场域体验。②感知体验是一种存在语境的组成部分,这种语境包含一切活动之下作为基础的地质岩层、对地球表面的改造、人类急于塑造生存条件而建筑的一切结构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为了维持生存并提升生活质量所开展的人类活动,以及在特定时空规定性下构成关涉人类生存的文化活动的那些社会关系和基调等等。于是,感知性的选择造成了差异和区别,生存就是这样一种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并给予。我们按照需求、惯例化的实践和传统来制造差异、抽离和区分,开展这类活动的语境是一种连续性的条件。上述场域的感知因素所反映的是:在参与性的活动中被过滤和区分出来的全部感知觉和感知意识,我们因而栖居在一种充斥着各种可被感知的行为活动的场域中。这些活动基于感知觉;但作为感官感知,它关联并汲取影响塑造人类体验的一切条件。据此,我界定并开始探索环境语境中的审美感知力。
    三、感知力
    前文所勾勒的历史层面和理论层面的进展,可以凝炼为一种深刻的观点,那就是从基础上讲,美学是一门关于感知力的理论。上述具有普适意义的审美观不仅可以解释过去的艺术,也可以解释当代的艺术。它让我们能够认知在各种体验中弥漫并呈现出的审美之维,包括环境体验的审美维度——无论这种体验是值得褒扬的还是应当贬低的,也无论它让我们得到升华还是变得野蛮。③它使得艺术和审美体验范围持续扩大的这种现象可被理解并值得赞许。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审美感知力?
    我所谓的感知力,指的是被培养、被聚焦和被知晓的感知意识。它不只是简单的感知觉,也不是单纯的感官感知。或许可以将之理解为经过教育和培养之后获得的感知觉。它要求我们在机缘巧合和日常活动中持续增加关于感知的知识并增强感知的技巧。审美感知力在意识体验的核心地带自觉地将这一能力应用锻炼并发展完善。在西方文化中,艺术通常是提升这类意识的基本媒介,我们可以认为,艺术风格的变化、新运动的更迭甚至整个艺术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来看都是感知力的变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文化嬗变,我们可以将一般性的风尚、礼仪、行为基准等视为对特定时空规定性下流行的感知力的表达和呈现。因此,虽然感知力在美学史的文献中不是一个常见术语,它所指涉的内容却不是新鲜的或陌生的。
    人类活动似乎通常表明人们对流行的手工艺品及装饰物的性质感兴趣,这些是我们现在称之为“艺术的”事物。所有这些展示出对特征和性质的关注及于其上所获得的愉悦,比如吸引人们去触摸的表面性质、具备能引起愉悦感的吸引力的图案、对称、整齐和色调等,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审美的”活动。上述特征通常与细致性、精确性和形式连贯性的标志相伴相生,这些性质有时与实践要求或功能要求相关联,但却与之保持清楚的界线。当然,对象也有一些类似特征,它们对于实践目的而言是多余而不必要的,但也被人们珍视并自觉纳入审美观照。除了手工艺品之类的对象外,还有仪式性的和礼仪性的活动以及诗人的叙事技巧等,都在创造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感知力,使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单纯完成一项既定创作任务。在这类活动中,所有感官都参与其中,毫无例外地都发挥了自己的效用。同时,由于任何艺术活动都不依赖于单一的感官,感知体验充溢着含蓄的意味和潜在的联想。经过培养的感知力所回应的就是上述一切质素。
    生活体验的多重层面正是美术通常应用并且扩展的那个基础层面。普通感观体验并非孤立的或单向的,有人将感知觉的性质霸道地概括为“主观的”、机械的或者纯粹的精神性,这些都过于简单,不过是对其性质的臆测而非提炼。感知力是在感知体验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因而其性质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单纯的精神性或者排斥异己的隐私性,而是活生生的人在某个特定语境中呈现出来的品质——该语境是自然的、社会的、机制的和文化的各个要素天衣无缝契合在一起的整体。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经过培养的感知力自身并不能完全描述精雕细琢的知觉交融——这种知觉交融力求完全实现审美欣赏的所有可能性。人类感知力渗透进体验的各个领域中,一种独特的审美模式已被广泛认知。然而,审美感知力的理论却有待对其细微的独特性进行认知和辨识。我们至少可以界定出八种对审美感知力理论的构成颇有贡献的维度:
    (1)感知性的敏锐。审美感知力是一种感知意识,它所呈现的是对一种审美情境的所有感知层面的关注。这种关注是敏锐犀利的和精准集中的,是审美欣赏的基础条件。
    (2)感知性的辨识。审美感知力能够在感知体验中认知多重感观感觉并区分共通感的细微差别,比如辨识色调上的细微而巧妙的调色变化,它的丰富层次以及纹理的质感等。
    (3)焦点。审美感知力不单单是一种普遍感知的泛化感知力,它是有焦点的感知力。它的焦点可以聚在某个独特对象上,也可能集中在某个不断变换外延广度的领域。此外,焦点的感知层面或许会通过强调不同的感官组合和感觉的强烈程度而发生变化。
    (4)氛围。每个感知语境都有一种普遍性质,我们或许无法对其进行清晰界定。作为体验场域的基调或者特征,它是难以被语言说清却独具特质的一个维度:它不可思议,仿佛具有魔法一般,它阴郁沉闷而令人厌烦,它手握筹码而洋洋得意。这类语辞是诗人最擅长运用的,它们有所指涉有所界定,却不过是说了个大概,不充分也不尽致。氛围不能被直接的感官感知捕捉到,而只能被一种可以探知张力程度的普遍身体意识所把握。
    (5)张力。从几乎没有被意识觉察到被意识敏锐地捕捉到,感知行为可以处在这样一种张力范围之内。张力的程度可能与感知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有最为密切的关联。
    (6)情感性的感知力。身体意识及对感知刺激的反应是审美感知力的基础组成部分。将接受理解为主观行为或精神行为的观点之所以谬误,乃是由于没有认识到感知者对审美情境所作出的贡献。这一贡献是建设性的、情感性的,也是身体性的。感知者同时还受到身体状况、文化熏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是被多重因素共同塑造起来的具体化存在。
    (7)感知性的交融。感知者的贡献基于欣赏感知行为的生动性而存在。欣赏行为激活了相关语境的感知可能性。感知者在该语境中的激活作用是一种独特的贡献,每个人借助自身独特而区别于彼此的能力(身体的、认知的和记忆的能力)从而达到这一效果。
    (8)感知性的意味。之所以最后阐述意味是为了不使它喧宾夺主或阻碍作为审美欣赏主旨的感知力。欣赏不是一种认知行为,却经常包含着身体化的意味。与感知行为密切关联的意味是通过体验而获得的,不但不会取代感知行为,还可能对其起到补充和强化的作用。
    四、环境感知力
    将感知力作为审美欣赏的关键可以使我们对艺术欣赏体验的理解更加清晰。但是,对于理解和增强环境审美体验而言,审美感知力尤其能够为之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对人建环境的感知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一样,都要通过多重感官的身体参与才能完成。这类审美参与将我们对空间、团块、密度、强度和方向感的环境感知,作为日常生活敏锐感官体验的直接体验而非抽象体验进行捕捉。的确,正是在与环境相关联的情况下,审美感知力可能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因为环境本身就是最为广阔的、在感知层面包含最多的人类语境。大多数艺术所包含的感知力虽然具有延展性,却总是有围绕一个或者几个基础感觉的趋向,这些感觉不是彼此关联的,却在所有审美体验中密切合作着。但是,环境包含的是一种身体性的体验。环境甚至比艺术更多地表现出整体性和重语境的体验特征。
    环境体验是持续性的,它的感官感知是无所不在且延绵不绝的。在某些情境中,这些特征是明显甚至强烈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当人们潜心去体会,它们才能被觉察。的确,聚集性的注意力是审美感知力的前提。在此我要举一些例子,它们可能会对其它类似案例具有启示意义。
    穿越过一个门廊或者从拱门下经过的阈限体验或许是颇具意义的一种环境化案例。这种阈限体验类似于转世的身体移动过程。无论是对玫瑰花园的花藤架拱门,还是对香榭丽舍大道尽头的凯旋门来说,门廊或者拱门的高度和形状显然都是重要的。中国园林常用的圆形门廊向人们提供了有别于穿越柱子和门楣构成的门廊所获得的体验。门廊的延展容纳了前方的空间,让这一体验变得更加深邃,造成了震撼的效果。进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复制的中国文人庭园,从门廊走入前厅好似穿行在一道门的钥匙孔里,在进入明亮而豁然开朗的庭院之前,于门廊穿行的体验是静谧而安宁的变化瞬间。这与进入圣彼得广场的体验迥然不同,它为罗马的梵蒂冈教廷提供了戏剧化的布景,那立柱排列是宏伟的,却让人感到束缚。感知颇具吸引力的曲径的体验与感知笔直延伸的大道的体验是非常不同的。对于这些案例而言颇为重要的还有,它们都是包含积极参与的全身化体验。此外,它们不局限在某一种个别感官特征上(比如视觉),而是融合了大范围内的感觉感受体。在这些方面,它们是环境感知力的典范。
    将环境视为一种感知过程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环境不再是一种对象和客体,不再是周围的事物,也不再是与人类参与者相区别、相孤立的外在之物。与之相反,我们认识到,人类是环境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所作所为及其与环境的互动都是这延展不绝的纽带的一部分。环境感知力作为一种增强的感知意识所关涉的是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命场域”的范畴。它将所有感官融合为一体,使之不再作为彼此分离的感知分支存在,而是在共通感的意义上像熔炼金属一样,使多种感知意识彼此交融合一。最为活跃的当属一般性的身体感觉:触觉感知的意识、肌肉运动知觉的意识、对于空间、团块以及运动的身体把握,这些意识被身体所捕捉的直接性丝毫不亚于被视觉所捕捉的直接性。
    对感知体验需求的追寻来自于对积极感知价值的渴望,且能够在人类生活世界的丰富形式和细节化的感知需要中得到实现。这一视角使美学的意义回归了自身本源,在环境感知力光晕的观照下,重新确定了感知觉和感官感知那颇富争议的地位。同时,环境感知力向我们证明了,感官感知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感知觉或者纯粹的感知,而是拥有多个维度的复杂场域体验。当环境体验占据了感知体验的主导时,它就将一种审美品质注入了感知意识被关注和被培养的过程。这就是感知力的内涵,它引导我们去认知一切环境体验的审美品质有多么重要。
     
    注释:
    ①This has been a principal preoccupation of my own work in which I have proposed the unity of perceiver and object in an aesthetic field, and developed aesthetic engagement as characterizing appreciative experience. The present essay carries this effort still further by developing aesthetic sensibility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appreciation.
    ②The concept of an aesthetic field describes the complex context of which appreciative experience is a part. See my book, The Aesthetic Field: A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Springfield, Ill.: C. C. Thomas 1970). Second edition, with a new Preface(Cybereditions: 2001). http://cybereditions.com/spis/runisa/dll? SV: cyTheBooksTmp.
    ③I have developed the idea of the normative range of aesthetic value in Sensibility and Sense: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Human Worl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