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关于文学编年史现象的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刘勇 参加讨论

    一 时间:“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
    鲁迅曾说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①所谓时势,不仅是历史与社会背景,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相互驱动。“有利于明白时势”,编集如此,编史亦然。文学编年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间和事件为经纬,拉成一张宏大细密“疏而不漏”的网。在文学编年史的编纂过程中,时间的排列将历史背景与文学事件进行了匹配,慎取舍而力求全景的记录。为什么文学编年史需要“明白时势”?“时势”是编写文学编年史的基础,只有将文学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文学事件才可以鲜活起来,才可以知晓其产生发展的原因。相比之下,文学史为了凸显文学事件的重要性,往往忽略了高密度时间推进下所隐藏的真实情况与价值意义,这就使得文学事件相对变得独立而缺少联系,尤其缺少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现场感,当然文学史也只能那么写。而编年史则自如舒展得多,它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尽情呈现文学发展的波澜起伏,以精准细致的画面展示文学波动的走向,并且“通过对文学史时间流程的排比,寻找中国文学发展的界标,更精确地把握文学史的脉动,从而打破文学史叙述屈从于政治史的尴尬局面”②。
    文学编年史的时间意义其实就是还原历史现场,让文学呈现一目了然、明晰有序的真实面貌。文学事件是交叉缠绕、纷繁不堪的,文学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因革流变,发生发展。因此,文学编年史重在编时间,恰恰是在努力还原文学的最原始形态。如何将这些“枝杈”最本真地呈现出来,是文学编年史时间意义的本质所在。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中说:“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代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为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名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③其实就是从时间意义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编年史,可见,正是由于时间带来的立体交叉感,使得一个文学时代的图景得以活跃起来。
    一方面,文学史的写作往往是“以点带面”的,将那些被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提取出来而忽略其他。这是一种凝聚目光的做法,也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也因此在大刀阔斧的截取下,文学史不得已遮蔽了很多信息。而文学编年史恰恰由于在时间上的细致梳理,将所遮蔽的信息进行了填充。这就得以重回历史现场,填补文学史的空隙。比如,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了“三一八惨案”,2000多人的请愿队伍,惨死47人,伤200余人。鲁迅在当天就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一文,并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也是文学史上着力的一笔,并以此强调鲁迅杂文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④。3月18日作为“最黑暗的一天”是一个时间点,但在文学编年史中,时间点是丰富的,从时间意义的角度还可以挖掘出很多的内容。
    首先,“最黑暗的一天”并不只有鲁迅这样认为,就在同日,郭沫若应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之聘,从上海坐轮船出发,赴广州出任该校文科学长。此行郭沫若与郁达夫、王独清二人相伴,到码头送行的有楼建南、应修人、周全平等人。郭沫若把家眷留在上海。后来郭沫若回忆此日活动时说:“日期碰得那样凑巧,真正是偶然的事情。刚刚碰着了‘三一八’!这是一个世界的纪念日,已经就足够名贵。谁料到就在同一天,北京的段祺瑞还在天安门用青年学生的血把它更染红一次,成为了我们民族的纪念日呢?”郭沫若的出行恰好也在3月18日,同样的时间点,也同样对3月18日的惨案表达了愤慨,但文学史对鲁迅“最黑暗一天”的评价遮蔽了郭沫若的“行踪”,只有在文学编年史的时间梳理下,两者才可以同时于“3月18日”这天出现。
    另外,鲁迅将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但是这“最黑暗的一天”其实并不能局限在“3月18日”这一天。在文学编年史的时间梳理中,众多作家都对“黑暗”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文学活动,在他们的艺术主张中都明晰地显现出来。比如就在1926年3月16日,《创造月刊》创刊,创刊号上刊载郁达夫的《卷头语》说:“我们志不在大,消极的就想以我们无力的同情,来安慰安慰那些政治的惨败的人生的战士,积极的就想以我们微弱的呼声,来促进改革这不合理的目下的社会的组成。”也就在郁达夫表达这是“不合理”社会之后的两天,“三一八惨案”就发生了。这“不合理”社会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最黑暗的,而这“不合理”社会也决非一天形成。换言之,文学史采取了“一言以蔽之”的方式,将一个时期的社会黑暗与不合理都用鲁迅评价的“最黑暗一天”反映出来。但如果想要看到文学的全貌,看到社会历史的全貌,还需要利用文学编年史所提供的高密度时间表,让文学事件发生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表现得更加生动丰满。
    另一方面,由于文学编年史的高密度时间网,让时间不是以片段形式出现,而是可以很好地把握时间的延续性。文学事件得以变得流畅起来,而不是“孤立无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时间将相关事件串联起来,其意义在于“归一”,将众多的“点”归于一线之内,最终丰富了文学图景。
    又如,在一般的文学史中,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有如下描述:“从1929年筹备并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出席成立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柔石、李初梨、蒋光慈、彭康、田汉、钱杏邨、阳翰笙等四十余人。当时加盟的有五十余人,郭沫若、郁达夫都加入了‘左联’。”⑤可以说,这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只用“筹备”二字将之前过程省略殆尽。但事实上,筹备过程也是有可研究之处的。1930年2月16日,沈端先(夏衍)、鲁迅、柔石、华汉(阳翰笙)、画室(冯雪峰)等12人在上海北四川路一家咖啡馆举行新文学运动讨论会。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停止文艺论战,进一步团结左翼进步文化人士的意见而召开的,但实际上是为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而秘密举行的筹备会议。而在3月2日成立大会的前一天,鲁迅在《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发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批驳梁实秋发表在《新月》上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和《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同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新兴文学专号》(上)辟“文艺大众化诸问题”专栏,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并发表了冯乃超《大众化的问题》、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钱杏邨《中国革命文学批判》等文。同日,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在《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发表。在以往的文学史阅读中,作品与事件是分离的,只有在文学编年史的时间网中,才能将其联系起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前一天,涌现了作家们从不同角度撰写的评论或作品。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是为了反对封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也反对小资产阶级倾向的。可以说,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举动,是“先发制人”的手段。左翼作家联盟的决心以及影响范围都在“筹备”中体现,只有将2月16日,3月2日等时间点都纳入到研究左翼作家联盟这一主线中来,才能掌握一个层次分明且清晰可触的文学景象。对左联的时间意义来说,2月16日应该比3月2日更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