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祝尚书 参加讨论

    三、 举子:“待问条目,搜抉略尽”
    如果说景德条制后,有司(考试机关)把取士变成“较艺”的话,那么,处于弱势地位的举子为了应对,便不得不变化策略,改变关注点:由先前努力创作出优秀作品、然后奔走势利之途以求“誉望”(注:宋初(太祖到真宗),科举制度处于转型期,故尽管当局禁止请托,但进士行卷之风仍然存在。参见祝尚书《论宋初的进士行卷与文学》,载《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转移到在考题上打主意,比如“搜括题目”——现在叫“建立题库”,以便“打题”。这是科举风气的又一重大转折,对举子影响极大,据苏轼说,当时“打题”已达到“待问条目,搜抉略尽”(见下引)的程度。具体而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举子大量使用策括、套类。为了对付策论及经义考试,儒师、书肆相互配合,煞费苦心,从可能拟作时务策、经义题目的经、史书中进行“地毯式”搜索,然后编成策括、套类,利用“题海战术”进行“打题”。这类策括、套类又被称作“兔园册子”(《兔园策》出唐代)。上引苏轼《议学校贡举状》曰:“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缉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10](卷25)
    这不只是个人的看法,元祐八年(1093)三月二十三日中书省言,也如是说:“进士御试答策,多系在外准备之文,工拙不甚相远。”[4](8之36)南宋人岳珂说得更详尽:“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类编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者,今充栋汗牛矣。建阳市肆,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转致传习,率携以入棘闱,务以眩有司,谓之怀挟,视为故常。……而比年以来,于时文中采摭陈言,区别事类,编次成集,便于剽窃,谓之《决科机要》,偷惰之士,往往记诵,以欺有司。……”[11](卷9)
    上引庆元四年(1198)礼部侍郎胡纮主张出“合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打题”,他说:“今之诗赋,虽未近古,然亦贯穿六艺,驰骋百家,有骈四俪六之巧。惟经义一科,全用套类,积日穷年,搜括殆尽;溢箧盈厢,无非本领(《文献通考》卷32《选举五》引作“初无本领”)。主司题目,鲜有出其揣拟之外。”[3](5之20)
    看来,只要“锁院较艺”存在一日,“搜括题目”就一天不会止息:它们是科举考试制度催生的一对孪生儿。如果下看清初的情况,此弊殆无药可救。顾炎武《日知录》卷16《拟题》曰:“今日科场之弊,莫甚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以所记之文抄誉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迥殊。《四书》亦然。发榜之后,此曹便为贵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馆选,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3](卷16)
    二是诗赋、策论、经义等类时文集大量刊售,以供举子揣摩。《直斋书录解题》卷15著录《擢犀策》一百九十六卷、《擢象策》一百六十八卷。并谓“《擢犀》者,元祐、宣、政以及建、绍初年时文也,《擢象》则绍兴末。大抵衍举场屋之文,每降愈下。”《宋会要辑稿·选举》5之21载,庆元五年(1199)正月,礼部尚书黄由等言:“乞将今来省试前二十名三场程文并送国子监校定,如词采议论委皆纯正,可为矜式,即付板行。仍乞检会陈谠所奏,将《三元元祐衡鉴赋》、《绍兴前后论粹》、《擢犀》、《拔象策》同加参订,拔其尤者,并付刊行,使四方学者知所适从,由是追还古风,咸资时用。从之。”[4](5之21)则《解题》所录《擢象策》,“擢”当是“拔”之误;而《擢犀策》、《拔象策》两书皆时文集,庆元前已有刊本,至是又由官府选刊(所谓“拔其尤者”)。这有如今天的考试参考书,在宋代相当流行,有的见于书目,部分还流传至今,如魏天应编、林子长注《批点分格类意句解论学绳尺》十卷即是。明何乔新《论学绳尺序》曰:“若此书所载,则皆南宋科举之士所作者也。”《四库提要》道:“是编辑当时场屋应试之论,冠以《论诀》一卷,所录之文分为十卷。……当日省试中选之文,多见于此,存之可以考一朝之制度。且其破题、接题、小讲、大讲、入题、原题诸式,实后来八比之滥觞,亦足以见制举之文源流所自出焉。”[9]较之单纯的“打题”,这类书重在传授技法,但最多也只能培养出摹拟高手。
    三是科场作弊频繁。经义考试中的传义、怀挟,各科都屡见不鲜的“代笔”(现在叫“枪手”)等等,作弊方式层出不穷。科场作弊虽不始于宋代,但由于景德条制后糊名、誊录的普遍实施,“较艺”成绩的好坏成了录取的唯一依据,于是侥幸在卷面上“取胜”,便是举子要竭力争夺的出路,以至不择手段,作弊就不可避免地普遍化和频繁化。对此,笔者另有专文详之[12],此不赘。唐代“采誉望”的科举模式,造成“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而为“行卷”奔忙的“风景线”(注:《文献通考》卷29《选举二》引南宋项安世语。),这固然不是科学的选举制度;但就“采誉望”这一点论,似乎多少带有重能力和素质的因素,因为“名”毕竟不可浪得,若没有一点真本事,就算得到有力者的吹拂,也未必能被社会接受。宋代自景德科举条制之后,既然“卷面”决定一切,于是“应试”遂成为举子最主要的价值取向,他们(甚至整个社会)都在为对付考题而竭思尽虑,即便有志于创作,也得待获得“名”之后。文学就这样被“挤”出了考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