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祖饯仪式与相关文体的生成空间(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 郗文倩 参加讨论

    四 祖饯离别之 “歌”“乐”“诗”“文”
    生离与死别在人类情感世界里占有极重的分量,在交通、通讯较为落后的古代,出行充满未知因素,两者更有着对等的地位,其中所凝聚的负面情绪也是十分强烈的,而祖道祀神、歌舞戏乐等群体性活动都有助于缓解这种负面情绪。当人们对于个体间情感交流有着更多需求时,更具个性色彩、更能表达细腻情感的歌、乐、诗、文等艺术形式就为人们伤别离提供了更好的宣泄方式,典型史例如荆柯刺秦前与太子丹易水分别: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53]
    刺秦为不归路,送行与行者此时心境如风,萧萧而寒,筑声慷慨悲壮,伴以歌诗激扬铿锵,引得众士“垂泪涕泣”继而“瞋目,发尽上指冠”,场面荡人心魄。司马迁喜爱这一段,几乎原文抄录入《史记》。
    至汉代,临别以歌诗则屡见史载。如《汉书》载苏武历尽苦难得以返汉,李陵置酒饯别。在李陵看来此次分别是“异域之人,壹别长绝”,故情难自抑,遂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54]随之泣下数行。《汉书·武五子传》载燕刺王旦谋反失败,自知前路无多,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群臣、妃妾坐饮。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华容夫人起舞曰:“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坐者皆泣。[55]又广陵王刘胥因不满宣帝立太子而行巫祝诅事,事发有司按验,胥惶恐自杀,行前置酒显阳殿,召太子等夜饮,鼓瑟歌舞,自歌曰:“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左右悉更涕泣奏酒。[56]《后汉书·皇后纪》载弘农王被董卓逼迫饮鸩自杀,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席间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因令唐姬起舞,姬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后土穨,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 [57]因泣下呜咽,坐者皆唏欷。
    由上述诸例可见,生离死别之前饯饮、起舞歌诗以为宣泄是当时人们颇为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正因此,东汉赵烨作《吴越春秋》讲述勾践入吴、群臣临水祖道的故事,也用这一熟悉且流行的方式想象复原历史场景:
    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皇天佑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虽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哀悲,莫不感伤。臣请荐脯,行酒二觞。”越王仰天太息,举杯垂涕,默无所言。种复前祝曰:“大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只辅翼。我王厚之,祉祐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觞酒既升,请称万岁。”
    大夫文种奉殇劝祝,辞含悲壮,语多安慰。君臣遂垂泣别于浙江之上。越王仰天叹曰:“死者,人之所畏。若孤之闻死,其于心胸中曾无怵惕。”遂登船径去,终不返顾。越王夫人乃依船哭,见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
    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任厥□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颿颿独兮西往,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又哀今曰:
    彼飞鸟兮鸢乌,已回翔兮翕苏。心在专兮素虾,何居食兮江湖?徊复翔兮游扬,去复返兮于乎!始事君兮去家,终我命兮君都。终来遇兮何幸,离我国兮去吴。妻衣褐兮为婢,夫去冕兮为奴。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身兮如鸟,身翱翔兮矫翼。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58]
    《吴越春秋》为历史小说,虽记春秋事,其渲染的场景以及离别歌诗却是汉人的习惯特点。
    一般认为,秦汉风俗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求富趋利、追逐享乐消费是社会普遍心态。与此相应,人们对于精神世界、对个人情绪的复杂细微处也有特别的关注,并懂得以多种方式加以表现,比如《方言》、《说文》就记载了诸多汉代民间流行的描述小儿声音泣笑的语词,显示出人们对儿童情绪变化的关注。[59]此外如汉代人对幽冥世界想象之具体细微以及乐府古诗对生命意义发出的各种问询等,均显示出时人情感的细腻以及表达方式的多元。《后汉书》载光武帝宠爱的东平宪王刘仓归封国,武帝车驾祖送,流涕而诀,手诏赐苍曰:“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为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念王久劳,思得还休,欲署大鸿胪奏,不忍下笔,顾授小黄门,中心恋恋,恻然不能言。”[60]《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载和帝崩葬后,宫人按例归于外园。升为太后的邓皇后赐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余年。不获福祐,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靡所瞻仰,夙夜永怀,感怆发中。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燕燕之诗,曷能喻焉?”[61]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体味,帝王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上述诏、策之书亦可看作表达私情的恻隐之作。
    许多资料显示,东汉末期,祖饯宴会之上赋诗作文以交流情感已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后汉书·文苑列传》载高彪有雅才而讷于言。当时京兆第五永被派往幽州为督军御史,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独作箴曰:
    文武将坠,乃俾俊臣。整我皇纲,董此不虔。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无曰己能,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周公大圣,石碏纯臣,以威克爱,以义灭亲。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识己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62]
    督军御史为一方要员,高彪作箴勉励,希望他能秉持传统君子美德,以历史先贤为楷模,克己正身,保持岿然不变的操守。此箴文蔡邕等人颇为欣赏,以为当时无出其右。
    行前以诗赋文章款款寄语、畅达别情是交际俗事,亦能成为文人雅事。若进一步看,这种风尚还有着更深层的观念认识。《荀子·非相》:“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大略》篇载晏子送别曾子时亦云“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63]《晏子春秋》作“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64]《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问礼于老子,辞别时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65]上述说法意思大致相同,反映出古人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同价值的认定。故宋人谢维新在《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事为”门如此解释“饯送”之礼:
    于其将行也,则有饯送之礼。然饯人以物,不若饯人以文,送人以酒,不若送人以言。盖物之意有尽而文之意无尽,酒之味有穷而言之味无穷也。[6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