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留住诗性的根——评杨兹举诗集《盛装的音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 毕光明 参加讨论

    如果说,杨兹举在对民族地区生活的体写中,在生命伦理意识的驱使下投射给对象世界以炽烈的诗性情愫,比如常常以性感语汇来表现自然物的生命姿态(如以女性譬写木棉树、橡胶树)的话,那么,在诗集的主体部分“高贵的寂寞”“凝重的沉思”“无声的澎湃”三辑里,无论是情爱心怀的表露,还是在历史遗迹前的沉思,无论是托物言志或以事喻理,还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杨兹举的诗性智慧在自我与世界的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抒情诗人的卓越才华。
    “高贵的寂寞”一辑所收的,大部分可作情诗观。爱情之为诗歌万古常新的题材,乃因人类的两性之爱具有超越生物需求的情感性,且两性吸引产生的情感具有最强的自我关切性和对象化表诉的迫切性,故而有言语活动就有因异性引起的抒情。杨兹举的情爱诗是他心灵史上的吉光片羽,是抒情主体性格与才情的对象化。有些诗像是青春恋情的告白,如《请求》《南方白梅》《深深的脚印》《野炊》《你把我吸成灰烬》等,在抒情方式上可以看到“朦胧诗”影响的痕迹,可知是他的早期之作,但其中仍然有极富抒情力量和个性的佳作,如《你把我吸成灰烬》,用火柴的燃烧形容失恋的创痛,进而用吸烟喻写恋人离去给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以毁灭与消失来表现爱的一往情深的独特方式,最能说明爱恋异性的心灵性和它对于求证自我的生命本体意味。不论爱情事件的结局如何,对于爱的言说是爱的行为的美丽延伸,因为炽热的恋情已借助想象而物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爱欲能让人走向极端,或者是行为,或者是心理,前者是由于人的自然性占了上风,后者是因为人意识到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文明的风度。用诗歌来宣泄爱的情感,属于后一种情况,在这样的宣泄里,往往奔涌出决绝的情志,如《请求》的后面两节采用“要么……要么……”的祈使句式,在坚决的祈求里保持着人格的尊严,但是,更能给心灵带来震撼的是“让我纯洁得/像一具殉情的尸体”这样的惊悚表述,它是痴爱者心灵深处严正的悲情所产生出的残酷的诗意。“高贵的寂寞”里的情诗,抒写的不见得都是青春的恋情,如《举杯邀月》《日出》《再见》《蜡烛》《无法推算的一生》《最艰难的》《自挽》《等待》《往事》《痛苦的等待》《小船对港的絮语》诸篇,有些诗只能泛称为情事诗。但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是以近乎执拗的态度表现出情感的强度,这种情感往往圣洁而绝望。例如在活用“蜡烛成灰”这一情诗典故时,诗歌给出的是最违背爱的初衷的结局:“悔也悔不及了/我闪烁鬼火的眼睛/幽成葬丧无辜的坟茔”(《蜡烛》)。类似的以残缺为美、在遗憾中实现的,还有《日出》。诗歌选取“阳台”作为暗传情愫的通道,清晨或黄昏在此“忘情地迎迓”,这里盛满了不为人知的浓情深意——“一棵忘乎所以的恋心/郁绿生长中这样/为你初开的情窦而颤栗/不知道自己只是一盆盆景/向一个灿烂的憧憬/痴迷而盲目地献出微笑/一朵一朵地开/又一朵一朵地闭/走漏了多少心中芬芳的秘密”,原来又是一场单向的暗恋,爱的心声自然不会得到回应,结局照例不会完美。但是唯其残缺,美的对象才更引人遐想,它寓意没有实现的恋爱反而凸显了恋心的可贵与美好。在情感与想象的神奇撞击下,被比喻成爱神及其断臂的阳台,成了“情感的造型”而令人经久难忘。
    “凝重的沉思”与“无声的澎湃”两辑里的诗歌,与爱情诗相比更富有社会性,这些作品主要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的诗性表达。能引起“凝重的沉思”的,有历史的遗迹,如长城石砖、古城墙、古玉、海瑞墓、卢沟桥,也有现实中的事物,如树、旱井、五指山、茅草屋等。诗人显然以现代的视角去看待民族的历史,从民族沉重的历史负担中看出了现实的沉滞或危机。一块从封建的灵柩里出土的古玉,在诗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古王朝的一块遗骨”,让人担心的是,假如它得到超度,则“臣民又要下跪/团城一堆痛苦”。这样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让诗人不得不发出疑问。《一块古玉引起的深思》所传达的对于封建幽灵的警惕性,正是一个具有启蒙意识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只有保持对封建主义的警觉,才能洞穿隐藏在历史形象背后的现实威胁,这是学者诗人特有的文化敏感性和诗性感觉。它也体现于《长城石砖》以超常的感觉能力感触到凝固在历史遗物里被人反复误读的历史启示:当在“荣耀千古的伟墙”面前,“举世倾听/一曲绵延不绝的昂扬”,长城石砖不动情衷,“如一片镜面/忍受膜拜者的遗忘”,而终于有人读懂了它——“轻轻我贴上/热辣的手掌/未曾惊动睡梦般的沉思/却受到一次强力的反弹/震荡我生命的血脉/体内顿时流遍历史的/苍凉”。以一个动作,表现对沉思的历史生命作出感应的震惊体验,独立苍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只把长城当作景点的历史健忘症不啻是有力的针砭。
    对历史的凝重沉思,归根结底是对族群命运的深切关注。《五指山》就是例证。奇妙的诗思,赋予五指山以生命,并用看手相这一推测命相的方式,勘定了祖祖辈辈栖居于此的山民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人生关怀。由“猎筒”和“竹梭”所象征的较为原始的生存方式,表明这个靠山吃山的生存群体仿佛停留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之外,与人类整体文明的差距使得他们难以抵挡历史生活的风雨,因之作为现代文化载体的诗人无法不为他们的眼泪而叹息。诚然,诗人对于民族生活脚步的迟滞抱有复杂的情感,但诗歌里的价值取向却是确定的,就像《茅草屋》所写,虽说“解读不出茅草屋里的荣辱和悲欣”,但诗人觉得山里人更应面对的是广阔的山外世界的诱惑与招引。所以,茅草屋“作为山民粗犷和质朴的化身”,它所显示的是“缝补缺憾的悲壮和凄美”,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历史阶段并未结束。从诗歌摄取的这些沉默的民族生活历史图像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文化人灼热的文明焦虑。
    或许,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保持反思与批判态度是人文知识分子的共性,然而,杨兹举在体察生活世界和表达其感触与思虑时,表现出作为诗人学者的独特的致思方式,他总是以别致的感性形式传达自己的问题意识与理性精神。比如他把树比拟为歌星,突出了它在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检讨了我们破坏生态的愚蠢行为(《树的怀念》)。又如用掉进枯井的痛楚来譬写世俗舆论对不幸者的吞噬,批评了社会环境的欠缺人道(《枯井》)。再如用钢铁机器一路挺进,连蝮蛇都无处藏身来形容城市建设,非议了冰冷傲慢的现代化进程(《路道扩建》)。诗人眼中的世界不同于常人所见到的世界,乃因有诗心才有诗的眼睛。诗人的心灵好比最灵敏的天平,恪守着真实、正义和美的法则,只要世界出现任何失衡现象,它就会做出准确的反应,反应的结晶就是诗歌这种情感的形式。同常人一样,诗人的情感有些是个人化甚或是高度私人性的,但这种情感一旦找到客观对应物,“无声的澎湃”就会突破个体心理的阈限,引发更多的心灵事件,恰如充满隐喻性的《河的凝望》那首诗带给我们的阅读效果。坚持伫立原则的山,错失了流经它的河,而只能眼睁睁看着美丽被揉搓,目睹罪恶发生而产生的巨大愤懑,促使一个毁灭性的念头产生——“祈求海水倒逆/从山的脊背呼啸而至”,而绝对性的力量,足以使悲剧现实完全翻转——“一声灭顶巨响/满目闪烁”。从“无声的澎湃”到“满目闪烁”,道出了杨兹举的诗歌发生学,也显示出这位学者诗人的人格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