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周瘦鹃“影戏小说”与民国初期文学新景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陈建华 参加讨论

    二 “新女性”与家国伦理
    清末以来有关女性解放一向是社会改良的重要议题,至民国前后在欧风美雨的熏染下提倡男女自由交际、自由结婚的声浪日趋高涨,在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与文化传统的冲突也愈加激烈。1910年代中期《礼拜六》《小说丛报》等小说杂志如雨后春笋,其间凸显女学兴盛的背景。杂志封面上常描绘青年女子独居一室、灯下夜读的景象,也正蕴含着对于女性读者群的期盼。因此内容上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题材为主,免不了孽海情天,为情而死的情节,近现代文学史上所谓“鸳鸯蝴蝶派”文学即肇源于此。
    这些杂志以“消闲”为宗旨,却多少秉承了晚清以来救国强种的改良方案,首先诉诸“家庭改良”,以现代欧美社会为楷模,迎合城市发展与“核心家庭”新潮,一方面竭力营造都市景观与时尚,促进消费社会的形成,这和印刷资本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对西化的长足入趋怀有恐惧与抵触,试图弥合新旧文化之间的裂缝,以“良心”与“爱”作为传统道德伦理与资产阶级诚信的糅合剂,旨在调适个人、家庭与国族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无鼓吹社会和谐而共同御外的意涵。从事这类杂志的写作与编辑的包天笑、徐枕亚、王钝根、周瘦鹃等大多为江浙人士,对于地区文学的抒情传统别有眷注,也有意以古典文学资源来发展文学现代性。
    周瘦鹃加盟《礼拜六》之后,极其多产,几乎每期都有他的小说,内容与类型都十分庞杂,有社会伦理、侦探、侠义等,但最称里手当行的是“哀情”小说。如《断肠日记》《午夜鹃声》及1920年代初脍炙人口的《之子于归》《留声机片》等,(22)刻画女性由于恋爱和婚姻不自由而带来的精神痛苦或人生悲剧。周氏笔下的女主角大多属“新女性”,受过新式教育,会弹“悲婀娜”(piano)或会拉“梵哑铃”(violin),过着相当西式的舒适生活,尽管遭受不幸,却甘做“贤妻良母”的典范,恪守传统的道德伦理,对悲剧的命运逆来顺受。
    周的影戏小说中几个女性也具有“牺牲”精神。如《妻之心》本名A Woman's Self-sacrifice,直译为“妇人一己之牺牲”,在引言中力称其“为有功世道人心之作”,并说“其描写妇人爱夫之心,细腻匀贴已极,意在愧当世一般视夫如寇之凉德女子,而令人增无限伉俪之情”。从这样的评语可见周氏在选择影片方面的主观倾向,和他小说创作一脉相通。
    影戏小说给女性形象带来了新鲜气息。《女贞花》也表现女性的自我牺牲,合乎“妇德”标准,但另有出格之处。故事讲女主人公为了帮助心爱的诗人出版诗集,不惜出售色相,给一画家作模特儿,诗人得知后极其愤怒,最后了解她的心迹,遂臻至完满之真爱。影片中女子给人作裸体模特儿这一点极富争议。当时由于妇女运动的发展、性话语趋向开放,女性裸体也在印刷品中出现,却遭到社会的非议,如1914年《眉语》杂志封面上刊出郑曼陀的裸体画像,即引起卫道人士的抗议。1917年刘海粟在他创办的美术学校里把模特儿写生列为课目,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23)因此翻译《女贞花》一片属前卫之举,为刘海粟声援,也具启蒙教育的意味,说明女性暴露色相无损于爱情之纯洁,如小说最后写到,美的裸体作为艺术品在画展中受到啧啧称赞:“这女郎有一个冰清玉洁的玉体,也有一颗冰清玉洁的芳心,任是赤身裸体给全世界的人瞧,也不打紧,反能使那些不道德的小人惭愧死呢。”(24)表明裸体观赏本身也能培养高尚纯洁之心。
    《爱之奋斗》中的玛丽更体现了女性的个性追求。她和马丁自幼青梅竹马,两情相笃,然而玛丽在父亲逼迫下嫁给贵族之子小蓝,但“玛丽是个有根器的女子,早已打定主意,从此要奋斗下去”,即不放弃她的梦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摆脱了小蓝而与马丁结合,由是玛丽“为了爱的奋斗竟占了完全的胜利”。对她的“奋斗”周氏大加称道,但细看其内容,更越出传统“礼法”。如小说所叙,玛丽与小蓝同去埃及,与马丁相遇,“立下了誓,暂时结为夫妇”,其实是背着小蓝,后来生下一子,当然是马丁的,小蓝方与她离婚。
    《呜呼…战》一片表现爱情与爱国冲突的主题。飞行员阿道尔菲与哀娜相爱而互托终生,但战火骤起,两人分属交战之国。在空战中哀娜之兄的飞机被阿道尔菲击中而丧生,阿道尔菲的战机也坠落,他藏身于磨坊之中,被麦克西姆中尉烧死。后来哀娜嫁给麦克西姆,当得知阿道尔菲死于其手时,伤心欲绝,遂入某修道院而不复出来。哀娜的爱情选择似乎丝毫不受爱国观念的干扰,对她来说遁身空门也是一种牺牲,却并非为了国家,这一点在周氏小说的脉络中显得特别另类。《呜呼…战》是部反战片,其时欧战正酣,周氏把这部片另译为“战之罪”,在“附识”中强调:“特取以示吾国人,并将大声疾呼,以警告世界曰:趣弭战!”其实在哀娜的角色处理上也体现了某种永恒人性与超越的爱的立场,这和一年前发表在《礼拜六》上的《行将再见》有所呼应(25),女学生华桂芳得知他的英国男友在庚子年间随联军侵入北京,并杀害了她的父亲,于是就服从了她伯父的命令而将男友毒死,然而桂芳内心经受了极度痛苦与挣扎,最后凄惨呼号:“郎君!行再相见”,暗示了为情而死的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