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高荷红 参加讨论

    本文提到的满族、锡伯族、苗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在满语已经不再是满族日常交流用语,除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有一部分老人精通满语外,绝大部分满族人已不通满语,亦不识满文[10]。锡伯语在新疆察布查尔自治县的锡伯族中保留得非常好,40岁以上的民众大多能较为熟练地阅读和书写锡伯文[11],其他地区的锡伯族只能掌握汉语。回族[12]基本上都使用汉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言。苗语可以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族文字,建国前传教士创制了老苗文[13],建国后有新苗文[14]。
    因为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这四个口头传统的发展并不均衡:
    就满族说部这一研究对象而言,口语时代持续了很长时间,这是满族说部原生口语文化传承时代;自从满文发明以后,用满语交流、满文记录本民族内部的文化变成主流;而满族一统中原以后,学习汉文化,用汉语交流也渐成趋势。满族在其发迹的东北保留了较多的满语日常交流,在北京虽有很多满族文化的印记,满语仅以其汉化的形式保留在日常的语言中,与汉语交融在一起了。印刷术的发明,对汉文化的大量翻译、刻印使汉文化的传播在满族中占了一定的地位,彼时满语文化的传承采用了手抄本、记录本的形式。在满族统治时期,满语文化呈现渐趋衰微的状况,虽然清朝统治者对满语骑射的要求希望能保持下来,但是大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在这期间,大的政治活动对文化的影响尤为巨大,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大的变革辐射到全国,自然也改变了满族文化的传承方式。首先,满语不再是日常交际的主要媒介,满文更趋于衰微;其次满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不敢不愿承认自己为满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虽然针对的是满族上层统治者,但受波及最深的还是下层满族民众。在辛亥鼎革后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日伪时期,满族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多半是那些知识分子,我们称之为地方文化精英的族众。大量的手抄本的流通,在口头的传播为建国后满族文化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在史料上,锡伯族被称为满族的索伦部,其语言文字都与满语、满文相似,深受锡伯族民众喜爱的《三国演义》也是从满文翻译过来的。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锡伯族西迁是历史性的大事件,从此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新疆和东北。二百多年过去了,居住在新疆和东北的锡伯族深受周边族群文化的影响,保留的文化传统也有较大差异。在察布查尔,锡伯族民众保留了大量锡伯文手抄本,熟练掌握书写是他们的特点。在东北的锡伯族日常交流的语言和文字皆为汉语。
    苗族《亚鲁王》主要流传地在贵州麻山地区,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亚鲁王》主要以苗语传承。
    从某种角度来说,史诗《亚鲁王》和回族民间故事除仍以口耳相传为主,满族说部、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民间长篇故事”借用了录音等设备,并辅以书写。
    我们发现,手抄本开始出现在清朝中晚期,主要有三种形式:用民族语书写的手抄本;用民族语与汉语同时书写的手抄本,如满汉合璧,苗汉同时出现;用汉语书写的手抄本,还包括用汉语记音的文本。
    用民族语书写的手抄本数量不多,我们见到的资料如最早被翻译为满文的汉族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刘皇叔招亲》、《薛仁贵征东》、《武松打虎》,还有在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的《尼山萨满》的满文手抄本。满族说部中的“窝车库乌勒本”[15]、《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就有满文、满汉合璧、汉语记音的手抄本,有的已经遗失。而用汉语记录的手抄本是大量存在的,其来源不一。宁安十二部族的原始神话和《两代罕王传》、《萨布素将军》、《红罗女三打契丹》等,在当地满洲族人中也都早有汉语文传抄,其所涉及地域十分广阔,而且不乏北方民族历史大迁徙中的“携来之物”[16]。马亚川承袭的《女真谱评》据说是从晚清秀才傅延华那里得到的,后散佚;傅英仁承袭的《南北罕王传》原为满清宫廷讲述本;还有他传承的《萨布素将军传》,就是同治初年的富察氏家传本。还有传承人自己撰写的手抄本,如关墨卿所写的《萨布素外传》、《比剑联姻》、《绿罗秀演义》(残本);傅英仁所写的《东海窝集传》、《金世宗走国》;马亚川先后整理出了《女真原始神话》、《完颜部的兴起》、《阿骨打的传说》、《康熙皇帝的传说》等多部故事,共1200多则,计有380余万字。
    苗族《亚鲁王》的手抄本有两种形式,“手抄本用汉译或汉字记录苗音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因为苗音与汉语语音差异大,难以一一对应,所以常常连记录者本人都难以顺利辨认。这种记录本不记述全文,以记录人名、地名和主题次序为主,确实起到防止遗忘的预期作用。宗地乡德昭村廖姓家族中传有一本竖体书写的手抄记录本,纸质薄而脆,据说是清朝时期的写本。”[17]
    虽然锡伯族中有大量用锡伯语书写的手抄本,但是何钧佑老人已不懂锡伯的语言文字,他将大量的故事记录书写下来,有厚厚的几大本,后来由辽宁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与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录音整理出版。杨久清老人的情况相似,不过老人讲述的故事还未出版。
    手抄本是民众掌握了书写这一媒介后的产物,手抄本文化在各民族中广为流行,“书写型”传承人的出现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