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体系从批评标准入手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呼声非常强烈。那么,如何构建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 欧阳友权: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首先,需要构建通变的批评标准。要了解网络文学的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弄清楚当前处在怎样的历史语境中来研究网络文学。基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批评标准的多维性,充分考虑跨媒介及跨艺术门类尺度、技术性—艺术性—商业性融合尺度、“虚拟世界”开拓尺度、主体网络间性与合作生产尺度、“数字存在”对存在意义领悟尺度等,构建通变的批评标准。 其次,评价方式要变化。网络文学批评应该倡导不拘一格,可以是长评,也可以是短评;可以是逻辑剖析性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可以发表在传统媒体上,更多的可能是在线批评;可以是庄重典雅的风格,也可以是戏谑调侃的风格……无论是哪种批评方式,只要是对解读网络作家作品有利,有助于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就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去适应。 此外,要打通写、读、管、评各环节,建构一个创作(作者维度)、管理(政府维度)、经营(网站维度)、阅读(读者维度)、评论(理论维度)五位一体的“批评共同体”,以理论批评学理逻辑为中心,创建批评的多维互动方式,以此形成网络文学批评的良性生态。 马季: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形成。它一定是在网络作家的创作实践、批评家的研究分析和读者关注的基础上,慢慢磨合培育出来的。当下理论批评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显然不够,而传统的批评话语一时又难以准确“描述”网络文学的现状。因此,我认为,目前可以仍然用传统的审美标准介入,但充分考虑网络写作的特征特性。将来有了理论积累、出现新的批评话语后,新一代批评家才有可能在新学科的基础上搭建理论批评平台,实现创作与理论的同步发展。 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必然有一个逐步转换的过程。我们现在涉足的网络文学批评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但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必不可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