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在优化“美”的创造和提升审美效能中实现“文质兼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艾斐 参加讨论

    文质兼美,不仅是艺术美学的最高水准和最佳境界,而且是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的完型与极致。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也不论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要是朝着这个方向进取,按照这个标准建构,其创作成果都必定会进入胜境和臻于完型。
    “文质兼美,是文艺创作的巅峰与胜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问题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审美的价值与意义,并对审美创造的主客体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实现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倡导“文质兼美”与“德艺双馨”。这不仅摸准了文艺的穴位,而且切中了文艺的本质规律与现实走向。因为对”美”的创造从来就是文艺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所在,而审美的过程则是文艺发挥作用和产生效能的具体实现,并由此而决定了审美与文艺的血肉关联和对文艺之价值与意义的本质肯定。
    
    文化之所以是文化,文艺之所以是文艺,其核心意蕴就在于它是一种对生活之美、事物之美、人性之美、道义之美的钩稽与萃聚,并以艺术的方式对之加以纯化和升华,使之比原质状态的美更集中、更显豁、更有引领意义和指向性,也更富于精神价值与理想光彩。历数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不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与分野有多么巨大,但只要是深淳之物与精当之作,其共同的特点和优势便笃定惟为一个字:美。正由于它以艺术的方式创造了美,才得以引来审美者的由衷赞许和簇拥效应,像蜜蜂采蜜一样对之报以恋栈与争诵,并在对美的艳羡、感佩、审视和汲取中获得丰饶的思想元素和饱满的精神养料,进而转化并漓淀为提升和驱动社会文明与人性本质不断纯化、强化、智化、德化的强大力量。
    这是什么呢?这便是审美之价值与作用的实现过程及其所形成和激起的大变革与热效应。审美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并促成社会文明与人性本质的新趋进与大提升,在于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的优熠与真淳、良善与美奂、先进与精粹。这也就是说,作品是酵母,是根本,是源头。只有作品好,审美的过程和效能才会好,也才不致失却文化——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价值与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而文艺要想起到这样的作用,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文艺家自身必须具有高、精、纯、正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先进理念、创新精神、为民情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务须“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务求“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就定当要“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
    由于审美既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指向,又是一种广泛的文化活动,这就使审美的全过程始终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交流与彼此感应。客体既要依赖主体的美学创造而得以进入审美过程,但同时又必须要从全方位的意义上对主体的创作成果施以社会性的评析与鉴定,并以之为据而予以分优劣、品高下、定取舍。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使主体的创作成果得以获致全方位的社会接受与广泛辐散。这既是创作的目的和作品的效用,同时又是对创作和作品的广泛传播与严峻考验。是优是劣、是好是坏,大众皆具眼力,社会自有公论。好的作品不仅社会认可,读者钟爱,而且受众自当口碑相传、欣然接受,市场也会即时做出相应的反馈与回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月无诩,众必仰之。好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深获高度认同和广泛传播,有的甚至会在受众的拥戴和时间的磨砺中而渐次成为经典,成为旗旌,成为坐标和碑碣,以至青史永载,口碑赓传,成为审美的风范与精神的永恒,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美学风范与精神高峰,一如《诗经》《离骚》《史记》《红楼梦》,又如《战争与和平》《死魂灵》《罪与罚》,再如《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及“人间喜剧”等,就都是这样的传世佳构与经典之作。它们在刚产生的当时并不引人注意,而是在经过广泛的甚至是漫长的审美过程和时间考验之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钩稽、发掘、沉淀、升华,使其内在的思想核质与精神光曜得以充分淬冶和洗练,并因此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一个社会的美学峰值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意识楷模与精神向往。只有在这时候,作为美学创造的文艺创作才称得上是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使命。因为美学创造的目的和旨向永远都惟在于给最广泛的人民大众提供审美根据、塑造审美对象、矗立“美”的标杆与准星,而不是其他,也不能是其他。所谓的追名逐利,所谓的“表现自我”,所谓的“游戏人生”,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所谓的“造噱头”和“玩文学”等,均统统都是与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无涉的、无缘的、无关的,因为他们不是在创造美,而是在亵渎美,不是在为大众提供审美对象,而是在向社会倾泻审丑垃圾。这样的所谓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不仅没有价值、没有效能,而且显然是对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的忤逆与悖拂。马克思曾说:“作家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著作当成一种手段。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无论是对作家本身来说,还是对其他的人来说,著作绝对不是一种手段。因此,在必要的时刻,作家可以为了著作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还说:“诗一旦成为一种手段,诗人便会从诗人的领域里被扫地出门。”
    创作不是手段,而创作的本身从来就是目的。这目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对“美”的创造并通过这种创造而为社会营造审美环境,为大众树立审美对象,为时代和历史抟铸“美”的样板、美的丰碑、美的花环,从而通过文艺家的创造性劳动而使“美”和“审美”成为生活的本质、人间的大爱、民众的追求与向往。社会和人一旦进入这样的境界,追索这样的愿景,达臻这样的目标,那岂不就是文明社会和理想人生的莅至与体现吗!因为美的创造和审美的实现其在本质上就是对人类所向往、所追求的“大同世界”乃至共产主义的构建与体恤。想想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是生活的主人,而当创作成为对‘美’的建构与体现,而审美又成为人们的共同向往、崇高追求和触手可及的现实时,这个世界便无疑会是充满幸福、欣悦、美好与爱的乐园。”至少,对“美”的精心创造和对审美的有效实现,笃定是会朝着这个方向和这个目标前进的,而这便是期待,便是希望,便是未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而对“美”的精心创造和对审美的有效实现,便是走向这一理想境界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必然路径与有力抓手。我们必须朝这个目标奋发进取,我们定当沿着这条路径趱步疾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