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母语怎可成为“繁盛的荒原”(青年文化论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杨早 参加讨论

    今天是国际母语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旨在提升人们对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自觉意识。汉语,作为华夏子孙共有的精神故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正面临着平面化、粗鄙化,被单向度理解与使用的境遇。本期青年文化论坛特以汉语的当代挑战为主题,期待引发更多人对母语文化的关注。
    ——编 者
     
    ●“猴赛雷”“奏凯”“蓝瘦香菇”的出现,说明了方言与共同语之间怎样微妙的互动?
    ●为什么说公语和私语不分,是对母语分寸感与礼仪性的破坏?
    ●语言的单一性与统一性,体现了现代人个性的趋同?
    ●雅言有出尘之美,俗语有亲切之益,但雅言只能是古语?俗语泛滥体现了当代汉语的贫瘠?
     
    十几年前,我用过一款汉化包软件,专门将英文电脑软件的语言转化为中文。时隔多年,软件的名字我早就忘了,忘不掉的是每次打开软件都会跳出一条标语:
    “最美我中文。”
    打心眼里认同这句话,相信这也是无数以中文为母语的华人的心声。最近《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综艺节目热播,虽然我对节目形式、宣传定位有自己的看法,但也能感知大批观众的热情与快乐。这种热情与快乐,很大部分是由汉语的韵律、字形、辞章之美带给他们的。甚至像《吐槽大会》这样的喜剧类节目,也充分展现了汉语丰富的双关、歇后、反话正说等特色。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母语是我们的精神故乡”,这句论断大概无需讨论,只是生活实践中容易健忘,就像如果不是遍地雾霾,很少有人会觉得好空气比好手机更重要。有些东西失去或即将失去时会显得弥足珍贵,我们的母语虽然并未消亡,但当下也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母语正如故乡,当我们笼统谈论它们时,不妨无限地赞颂它们如何珍贵,如何可爱,然而,真正面对眼前的母语与故乡,你能否感知,在它们纷繁复杂的内部正有着一系列的剧变与冲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是我们的母语眼下面临的巨大课题。
    “方言”与“共同语”
    功能不同,须平衡其微妙关系
    一是“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最近港星陈小春发了一条长微博,隐隐有引发“方言与普通话谁更有文化之争”的态势。公正地说,方言与人的乡土文化更为亲昵、更为契合,它携带着更多的文化密码,也包含着更多的“地方性知识”。影视剧一使用方言表演明显更贴近生活,作家也大多拒斥使用纯普通话写作——汪曾祺曾说过“普通话是语言的最大公约数”。然而这个“公约数”又必不可少,对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对增加社会内部凝聚力,都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无共同语不足以行天下,无方言不足以亲乡邦。方言与共同语,在社会生活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如何平衡它们,是非常微妙又很现实的问题。
    大家一定都体会过某个场合几位老乡操着方言言谈甚欢,而在场的外地朋友不免向隅的尴尬场面。交流的普泛化、外向化既要求人际沟通的去方言化,同时也亟须共同语(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话)的扩展与丰富。我的同事,学者施爱东曾观察到家乡县城已经出现了一种“新话”,既不同于当地方言,也不同于普通话,而是为了适应“移民”渐多的需要发展出的简易版共同语。网络共同语中出现的“猴赛雷”(粤语“好犀利”)、“奏凯”(河南话“走开”),还有2016年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广西腔“难受想哭”)等对方言的“直译”,其实反映了共同语对方言的某种吸纳与融合,虽然尚未进入全民共同语,却让人看到了共同语开放的边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