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坚定文化自信,承袭古典小说美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曰凯 newdu 参加讨论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这是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方向、开拓道路的纲领性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美学规律,通篇充溢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中国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段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的“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脉相承。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脚下的路。在这里,我谈谈学习承袭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小说美学,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创作长篇小说《悠悠玄庄》的体会。
    我生长在鲁西北平原一个古老的乡村。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大禹治水治理了9条河,在这方土地上就有4条河,至今留有遗迹。黄河、运河在这里交汇。一片黄土地,一条漳卫运河铸就了鲁西北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蕴。黄土地深邃的文化根脉,古朴的风土民情,儒家思想在这方土地上镌刻下的深深痕迹,黄河古道的风,运河千载的浪,令我感同身受。传统文化塑造农民形象,传统文化笼罩农民命运。我深深眷恋这方土地,我久久思考这方土地!创作一部全方位展示鲁西北平原20世纪上半叶农村社会生活及农民命运的长篇小说是我半个多世纪的夙愿。
    1959年暑假,我坐在北京大学未明湖畔的教室里写小说,起名《三个女性》。冬季把小说初稿交给吴组缃老师,请他指教。吴组缃老师提出善意的批评,但一句重如千斤的教诲,我终生难忘:“你写农村家族生活的小说,要多读几遍《红楼梦》,从中汲取艺术营养。”这句话深埋在心底52年。我初读《红楼梦》是1954年“批评红学研究”的日子里,仅仅是喜欢而已。在北大再读《红楼梦》可谓开启了我学习研读这部名著的心扉。
    悠久浩繁的中国古典小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小说美学,这一美学至《红楼梦》攀上艺术之巅,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光彩照人,独树一帜。这一美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欣赏习惯。如果要比附联想的话,西方现代主义的种种流派也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点点滴滴的痕迹,但整部《红楼梦》文本的实质仍然是一部真真切切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且惟其现实主义,它才萌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红楼梦》的艺术时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为新鲜。”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是《红楼梦》民族化的美学特征、美学品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