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学经典:在危机中再造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段崇轩 参加讨论

    “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二十余年来历久不衰,成为学界乃至全社会的一个“热点”。一面是,重读、改编、戏仿、重建文学经典,一面是质疑、冷落、疏离、颠覆文学经典,在这一“热”一“冷”两极文化现象中,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历史转型期,精神价值的紊乱和重建精神大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他阐释了文学经典应该具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提出了再造新的经典的时代使命。关于经典问题的讨论还需要继续深入下去,关于经典规律和经验的承传与创新还在路上。
    文学经典的“热”与“冷”
    文学经典不仅折射着我们的过去,同时也制约着我们的今天,而且昭示着我们的未来。因此,文学经典问题,就不单纯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文学文本,推广什么样的必读书目,吸取什么样的文学经验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关乎到国家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态与建设的问题了。
    什么是“经典”?过去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问题,只要高层钦定、精英选就、历史载入,就是经典,毋庸置疑。东汉班固《汉书》曰:“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於经典,两不相损。”唐刘知几《史通》曰:“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曰:“惟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这就是说,从古到今,各个领域中那些权威的、典范性的著作,便是经典。特别是那些圣贤著述的具有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称为“经”。经典自然包括多个学科领域,譬如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宗教的等等。但更主要的是文学经典。因为它更真实、鲜活、深刻地表现了漫长的历史和其中的人事,更集中、强烈、艺术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譬如《诗经》《史记》以及“四大名著”等等。经典的作用是无形而巨大的,它的受众是广大的。因此一说经典,人们就觉得是指文学经典,关于经典的讨论也主要发生在文学学科。现在,经过20余年的经典问题探讨,人们对文学经典有了更全面、细致的认知。
    文学经典是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海量作品中,通过比较、选择、接受而逐渐确立的。因此具有权威性、典范性。但文学经典又是一块不断被动摇、被改写的文化“版图”。因为有些文学经典的确立,并不单纯是由它的艺术质量决定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操控”下,或是文化思潮的助推下形成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胜枚举。同时,文学经典又是一柄“双刃剑”,在它认定某些和某种作品的时候,必然压抑、遮蔽了另外一些和一种作品,形成了文学领域的单调、封闭、独霸格局。因此,当政治权力发生变动,文化思潮出现转向的时候,也正是文学经典解构和重构的时刻。
    与文学经典研究“热潮”相对应和伴随的,却是文学经典自身的“冷清”状态。
    当下的社会转型,绝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转型,更是文化、精神的转型。文化形态已经“三分天下”,政治文化、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处于分化和对峙状态。而中西文化在几十年的博弈和胶着中,人们更多汲取了其中的负面的因素,譬如实用主义、现世思想、等级观念,譬如功利主义、自我中心、无情竞争等等,形成一种多元混杂的文化思潮。而这些思潮的实质是“反精英化”、“反经典化”的。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则恰恰体现的是人类文化光明、崇高的一面,譬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对民主、自由、科学的追求等等。在一个思想混乱、价值失衡的时代,代表精英文化高度的文学经典,自然会受到质疑、冷落乃至扬弃。尽管出版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作品,但真正静心阅读、研究经典的人并不多;尽管权力机构用强制方法把经典推进了中小学课堂,但在应试教育高压下的孩子们距离经典世界是越来越远!文学经典已经丧失了它的权威性、典范性和现实性。更让人忧虑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学经典被滥用而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对象。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可以改编成“大话文艺”式的小说、电视剧;现代文学经典《孔乙己》《一件小事》《背景》等,也可以戏拟成搞笑故事。文学经典表面看很热闹、很好玩,但骨子里很无奈、很落寞。
    学院派式的文学经典研究,注重的是对既往作品的重读、经典化过程的探索等等,却忽视了对文学经典艺术规律、写作经验的发掘,特别是文学经典对当下创作以及文学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可以说这种研究是向后的、归纳式的,而不是向前的、预测式的。文学经典自身的“冷清”,一方面是它失去了原有的神圣性、神秘感,被人们所怀疑、所冷淡;另一方面是它失去了典范性、效仿性,被作家特别是年轻的作家们所疏离、所鄙薄。而年轻作家对文学经典的冷淡,更折射出文学经典自身的局限以及它的生存危机。源远流长的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而珍贵的艺术规律和创作经验,它是无数优秀作家穷其一生总结出来的。一部文学史,就是后人不断地承传和发展前人的规律和经验,艰难而有序地谱写出来的。而当下的“去精英化”、“去经典化”文化思潮,在对文学经典“祛魅”的同时,也把真正的经典以及艺术规律给颠覆了。个别年轻的作家热衷快餐文化、网络文学,匮乏经典文学的修养和严肃文学的写作训练,按照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去写作,虽然也表现了他们的才华和个性,但总体上看是一种无根的写作。这种疏离传统、另起炉灶式的文学,是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正是从这些原因出发,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作家人格力量的萎缩和文化信念的丧失,才是当代小说缺乏力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伟大的小说’或‘经典文学’已经成为过去”,“21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