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现实主义:越来越广阔的道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李云雷 参加讨论

    真实性作为内在追求
    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内在追求,也是与经验、生活、现实等密切关联的感觉与认知。人们通常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与经验,都对现实有所感觉与思考,对真实性并不陌生,但其实并非如此,“真实性”并不是轻易可以求得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如此。比如,我们有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现实经验与历史经验,当这些“经验”发生矛盾时,我们能否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经验系统,能否从中形成“真实性”?特别是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信息包围,这些或真或假的信息构成了一种仿真的“景观”,笼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上,如果我们对之没有反思与反省,又哪里会有真实性可言?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自以为了解生活时,可能了解的只是个人生活或私人生活,但是对他人的生活并不了解,尤其是对其他阶层、性别、种族的人;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耐心与理解能力,便只能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与偏见之中,而不能对生活有一种整体性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批评界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与“个人经验”,这固然也是一种真实,但这种真实却只是片面或局部的真实,并不能呈现中国社会的整体。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崛起,正是对这一局限的纠正,创作者走出日常生活与个人经验,试图重建文学与世界的整体联系,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理解真实性,理解中国与世界。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对真实性的理解,也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开阔的空间之上,在个人体验中写出时代经验,将个人故事与中国故事结合起来。
    思想性是“取景框”
    思想性与真实性相关。如果说真实性是呈现在取景框中的风景,那么思想性则是取景框,面对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取景框可以发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思想则可以照出不同的现实。思想性的匮乏是当前现实主义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少作家满足于生活细节的捕捉与展示,但却不愿或不能对当代社会展示其思考,也有的作家热衷于描写感觉与情绪,但却不能将感性升华为理性或思想。在经典现实主义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不仅描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在其中寄寓了他们的思想与理想,及其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背后,是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潮,在20世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背后,则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思想性产生于对当代社会重要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精神命题的回应,它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评判世界的价值标准与尺度。当然,文学中的思想性,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表现思想,而是以文学的独特方式提出问题,在对人物、事件、场景的深刻描述中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相对于理论研究,文学或许不能清晰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但文学的长处在于更贴近生动的经验,更贴近具体的社会与人生,更具有丰富性与多义性,其复杂微妙或许更能深入人性与社会的幽微之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经验的复杂性是理论研究难以解释概括的,而这正为文学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天地。
    文学性应开放宽容
    文学性也与真实性相关。现实主义并不是将现实直接搬入作品中,它需要对现实进行剪裁、加工与提炼,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文学性恰恰就贯穿于这一过程,并最终凝结在作品里。当我们谈论文学性时,是在以一种隐含的标准判断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或者什么是好的文学、什么是不好的文学。值得注意的是,文学性并非一成不变,在文学史上,文学性与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唐诗宋词元曲,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也有一时代之文学性。新文化运动以来更是如此,五四文学、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等等,不同时期文学的评价标准不同,对文学性的认定也不同。但其中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文学随时代而变化,文学革命就在于将此前不被视为“文学”的作品纳入文学的范畴中,并加以发展丰富。这也告诉我们,不能用一种既定的文学性来评判一切作品,应该对文学性持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具体到文学性与真实性的关系,我们应该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文学与新的文学性,而不是以既定的文学性来抹杀对真实性的探索。明白了这一点,创作者可以更大胆地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只要他们的作品凝聚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即使一时不被认可,也必将留下开拓者的足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大师留下了他们的经典作品,新一代中国作家已经登场。在这个充满丰富性与可能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书写中国经验,如何讲述中国故事?现实主义是一条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洪流中,在思想与文学的碰撞中,将真实性作为内在追求,才有可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作品。
    (作者为青年文学评论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