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手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建辉 参加讨论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其美学上的优良品质是一方面,史学上的优良品质是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文艺创作正确地把握了历史。所谓正确把握的历史,应是本质规律和运动趋势所统摄的总体的历史、具体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庄重的历史。但是,现在有些文艺创作特别是涉及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弥漫着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碎片化、抽象化、娱乐化等手法来摆布、虚无历史,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变得扭曲而迷乱。
    以碎片化手法解构历史
    首先是以孤立的个人际遇遮蔽社会总体趋势,造成作品历史叙事碎片化。“熟知非真知”,“真实非实在”,历史的真实是能够体现或触摸到历史本质的实在,文艺所反映或表现的真实是具有典型性的实在。艺术真实当然离不开对个人和细节的描述,但只有当个人和细节是代表一定的社会本质及其倾向时,当事件发生的动因或人物行为的动机不是来自琐碎的孤立要素或个人欲望,而是来自其所处的社会总体与历史潮流时,作为实在的细节和个人才能够获得历史真实性品质。一个时期以来,对个人口述史和回忆录的追捧,使得一些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是联系社会总体发展的实质,而只是用个人在某个时期的见闻代替对整个历史时段的把握。更有甚者,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是非,甚至从个人恩怨出发来把握历史、评断历史。比如,有的作品以某个在“文革”时期遭遇极大不幸的知识分子的经历,来描绘整个时代;有的作品以个别的县志记录来推测全国的形势及数据,并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以琐碎化、个人化、地方化的“小写的历史”代替了总体把握的“大写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叙述只能把人们导入历史的盲区和误区。
    其次是以片面的细节选择解构主流历史评价,造成作品历史观念碎片化。一些创作者可谓“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如有些战争题材文艺作品,专门选择激战场面、血腥场景进行特写,而对体现战争本质的人民性背景则予以忽略。在这些创作者眼中,战争只是厮杀,不需要辨别战争有没有意义、牺牲有没有价值;创作只要从市场切入,在市场上赢得观众即可,核心就是赢取眼球。这样回避主流历史评价的片面化选择,就使那些熠熠生辉的英勇与牺牲全都变得黯然失色,把为民族独立而战、为社会进步而战、为人民解放而战的正义、崇高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都虚无化了。还有些创作者,习惯于选择性感受黑暗,单向度捕捉丑陋,热衷于渲染负能量形象,而对于表现光明、表现总体性社会发展趋势、表现正能量历史题材则力有不逮。这往往会使人们陷入碎屑性迷惘,只见毫末,不见舆薪,看不到主流历史观念所指向的希望和前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