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让文学与人民和时代有骨肉情意(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彭学明 参加讨论

    其次是文学精神上的道。这个道,就是为人民和时代服务、担当,就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中国人民,把文学变成时代的号角和人民的意志。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文学应该首先具备的道。不能在作品里种鸦片、贩毒素、害生灵,而要把真、善、美和爱等若水的厚德传播给大众,根植于读者心灵,从而让人们获得感动,获得温暖,获得精神的营养和生命的力量。这是我们的文学所必须坚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我们的文学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我们的文学对人民和时代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爱。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现人民的真、善、美和爱,讴歌人民的真、善、美和爱,传播人民的真、善、美和爱,从而让人类最宝贵的精神灯火照亮世界,让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弘扬。追求真,传递爱,弘扬善,创造美,是一个作家对人民应有的回报和情意。
    抑恶扬善,激浊扬清,这是文学应该具备的第二种道。文学是有硬度、有风骨的。文学既要旗帜鲜明地为时代鼓呼,也要满腔热忱地为时代针砭。文学的精神个性,在于敢做一把时代的手术刀,针砭时弊,为天地立言,为百姓请命,为来世开太平。这是文学的良知,也是文学的责任。这也是我们文学对人民和时代最真实的爱。但是,当我们做这个时代的手术刀针砭时弊时,不能抱着对这个时代恨的情感和立场,而应该是爱的情感和立场。恨的情感和立场,给我们的文学和文字带来的只能是埋怨、戾气、阴冷和愤怒;而爱的情感和立场,给我们的文学和文字带来的就是怜惜、心疼和祝福、期望。打个很简单的比喻,就像我们的亲人身上长了一个脓疮,我们不能抱着恨的态度,狠狠地一刀扎下去,把脓包捅破,而是怀着爱,非常心疼地,用针尖把脓包轻轻地、轻轻地挑破,让浓液流出。两种不同的情感立场,给亲人带来的是不同的心灵感受和疗伤效果。同样,我们文学对时代的不同情感立场,给时代带来的就是不同的社会效果。一个心中装满爱的人,他看到的世界都是光明;一个心中装满恨的人,他看到的世界都是黑暗。作为一个对这个时代既有责任担当、又有情有义的作家,就是要坚持美好的文学坚守和文学操守,拒绝文学平庸,拒绝文学低俗,拒绝文学堕落,为这个时代点亮光芒、抚慰人心、弘扬正气、锻造灵魂。当我们的文学能够以一种爱点亮另一种爱,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时,我们的文学才能成为这个时代不能缺少的精神和生命。
    心怀苍生,悲悯大地,这是文学应该具有的第三种道。文学是有情怀的,文学最大的情怀,就是心怀苍生,悲悯大地。民生的疾苦、生命的冷暖、自然的荣枯,都应是文学的情感所系、所依和所为。文学是众生万物的取景器,更是众生万物的代言人。感受每一种生命的冷暖,触摸每一种生命的悲欢,代言每一种生命的诉求,是文学品德的最高境界。这是文学的大爱,也是文学的大道。这样,我们的文学不但与人民和时代有了血肉联系和骨肉情意,也与这个世界有了血肉联系和骨肉情意。我们的文学就不但属于人民和时代,也属于人类和世界,属于现在和未来。这样,我们的文学才会有作为、有品位,真正服务时代和人民,才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真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中国人民,变成时代的号角和人民的意志。我们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历史、不负未来,才算得上一个纯粹的、称职的作家。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