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体用结合:吴汝纶文章学理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汪春泓 参加讨论

    曾国藩心仪桐城派,实际上偏重于姚鼐一家,吴氏亦与曾见相近。故而在很大程度上,吴氏文章学理论主要围绕着姚鼐展开。关乎清代康乾之世“桐城三祖”之前,吴氏与曾国藩一样,尊崇文章学史上的古文一派,而明代“唐宋派”则发挥了衔接唐宋八大家至清桐城派的作用。故此,桐城派的承传谱系是十分明晰的。
    吴氏追随曾国藩,在清后期推尊姚鼐至于桐城宗主之地位,与姚氏编撰有《古文辞类纂》有极大的关系。吴氏全力以赴校勘《古文辞类纂》,以吴刻本为底本,以取代通行之康刻本,成为吴氏晚年一项重要工作。在晚清风雨飘摇之时,孜孜矻矻于斯业,吴氏此举还存有保护中华文脉之深意。西学冲击,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变法之声四起,科举已经走向末途,而固有的传统学术与科举可谓俱荣俱枯,吴氏既看到西学势不可挡,又对吾国文化一往情深,在时风众势之下,吴氏认为姚氏之 《古文辞类纂》可以发挥保存中华文明之功效。其《答严几道》:“因思《古文辞类纂》一书,二千年高文略具于此,以为《六经》后之第一书。此后必应改习西学,中国浩如烟海之书,行当废去,独留此书,可令周孔遗文绵延不绝。”《古文辞类纂》居然属《六经》之流亚,可以保证文章正宗不至于澌灭,并令后世国人尚能领略中国语文之纯正优美,在文化上防遏亡国之厄运。在吴氏设计的全新教育体系下,《古文辞类纂》可替代《经》,成为文章教学之读本,而且突出其中的策论、奏议等文体部分,似乎看到这种体式文章在新时代会大行其道。
    吴氏不存门户之见,即使对于桐城前辈方苞,也敢于直斥其寡陋;关于姚鼐,敬则敬矣,然在曾、吴眼里,亦存在不足。“姚氏于声音之道”有欠发明,乃由曾国藩发其端者,曾国藩、张裕钊及范伯子竭力要补方、姚之未逮,以探寻文字声音之规律,而吴汝纶则与其见解略有差异,认为“气之既昌”,则声律自然调谐。
    桐城三祖崛起于同乡前辈戴名世《南山集》案后,其人心情之阴阳惨舒,盖可想见。所以至吴汝纶,其《与姚仲实》虽肯定“桐城诸老,气清体洁”,然“独雄奇瑰玮之境尚少”,桐城文气“但能平易,不能奇崛”,吴氏倡言“文者必以奇胜”,此乃包含着吴氏独立之精神、神骏之天性、泉涌之文思及竞爽之气概,一言以蔽之,透射出对自由意志之高度肯定,所论真正涉猎到文章之本体。桐城文论至曾、吴,可谓集大成者也。
    其次,吴氏对于桐城时贤文章成就之评价也较客观。吴汝纶极其重视文才,认为这是文章写作之关键,其《答施均父》对于中国文学之“诗可以怨”传统,乃绝佳的响应。吴氏认为无论富贵或贫穷,均非作文优劣之先决条件,所谓“文字工拙,别有能事”,证明文人作品之能否传世,实际上由天赋禀性所注定,其余因素均是其次的,而以天才论文,这正是吴氏文学观的显著特点,亦庶几把握了文学之本质。
    历史飞速发展,在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先辈,我们不应该快速遗忘,他们的思想或许是我们今天释疑解惑的宝贵资源。
    (作者单位:岭南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