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守望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乡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三
    在关于“文化乡愁”的书写上,除了裕固族作家的作品,东乡族、保安族作家的创作也取得了很好成绩。但是,相对于族群文化矿藏量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独特文化意义,甘肃三个特有民族的散文创作还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
    相对来说,基于这三个民族的地域文化现象而写成的文化散文并不多见,尤其是高质量的作品更为少见。因此,深度地阅读经典并在刻苦的学习中揣摩地域文化在书写文化乡愁方面的重要价值,可能是这三个民族散文作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来自异地异族的名家散文对这三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偶尔能够进行仔细地揣摩、精心地观察,对其文化风格也会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但这些文章多数是带着钦佩、悲悯、伤感等“客位”情怀(或他者视角)。因此,也为本民族作家从“主位”角度书写文化乡愁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这种“主位”式的写作可能应该最本质地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当然,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认真地学习文学经典,克服对族群文化太过熟悉之后带来的“视觉盲点”。
    保安族作家马祖伟在其散文《情满大河家》中有段话很耐人寻味:“从小生长在大河家的我,真正认识故乡,是读了回族作家张承志先生的散文《大河家》后,才感到我的故乡——大河家有如此少女般含羞娇艳的魅力。”在他者视野的启发下获得了新的发现,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但愿在学习经典文本和借鉴他者文本的过程中,本民族作家散文创作的“渴望和激情”能够真的熊熊燃烧起来。
    仅仅停留在文本上是不够的,还需要走向大地,进行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方面,这三个民族的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作家已经进行了多番尝试,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是,仅仅将第一手田野资料囤积在手里是远远不够的。走进田野只是理性书写文化乡愁的第一步,在积累了大量资料之后,散文作家还应该具备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修养,对族群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流变过程作出理性研究。
        另外,不仅应该熟知本民族的文化情况,还应该具有文化比较的眼光,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说,在走进田野、学习理论的过程中逐渐突破狭小的视野,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问题纳入到自己散文思考的范畴,才可能将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乡愁淘洗、升华为一种为多数读者(不分民族和地域)所认同的情怀。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可能完成对文化乡愁的研究式表达,而只有经过研究产生的散文作品,才能以其理性的力量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甘肃三个特有少数民族的散文作家应该是学者型的,只有广博的知识与开阔的胸怀才能对“小地方”进行“大书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