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呼唤作为流派的江西散文(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艺术报》 newdu 参加讨论

    
    毫无疑问,单就审美意趣和语言表达而言,九位作家自是“各有灵苗各自探”,其艺术个性是突出和鲜明的。但是,如果我们姑且避开这种文本叙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将审视的目光集中于更深一层的精神底色和观念形态,又可发现,他们其实还有许多相通乃至共同的东西。这里,不妨稍加梳理与归纳:
    第一,九位作家大都生在并长在江西,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其中夏磊虽祖籍南京,但也在江西定居多年。这种相似的人文地理背景,不仅使他们笔下的审美对象多带有江右印记,如写赣江、写鄱阳、写瓷都、写书院、写南昌……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整体创作注入了共同的内在精神气质。如观念上的家园眷恋和乡土牵挂,风格上的和谐守正与内敛含蓄,以及更多来自庐陵文化和临川文化的使命感与书卷气等等。
    第二,九位作家中的绝大多数在乡村度过了童年,专科毕业后较早进入了社会,有相对丰富的生活观察与工作实践。这样的出身经历培养了他们躬身向下的文化心态,反映到创作上便形成了殊途同归的取向:关注底层生存,同情弱势群体,对普通劳动者怀有天然的亲近,对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有真切的认同。
    第三,九位作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和新时期一起成长的作家,他们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精神启蒙,同时也接受了国门打开后异域文化与文学浪潮的淘洗。这双重的文化濡染成就了他们“复调”式的文学质地:既衔接“五四”以来中国的新文化传统,又呼应20世纪域外的文学思潮;既拥抱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又看重现代主义的艺术滋养;既讲究继承,更强调创新。兼收并蓄大抵是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第四,九位作家中有多位爱好艺术:江子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器乐,少年时有过学习笛子、口琴、吉他和书法的经历;李晓君钟情美术和书法,如今的书法作品已多见于报刊;范晓波与音乐、绘画和摄影有缘,吉他和相机一直是他的生命伴侣;陈蔚文背过数年画夹,其美术素养已潜移默化;安然的歌声足以让人动容,夏磊的书法竟然值得一秀……无独有偶,他们中有多位曾是诗人,如江子、李晓君、傅菲等,都有大量的诗歌作品发表。这样的禀赋和来路,为他们的创作注入了无法消解的“文艺范”——即使在散文空前泛化的今天,他们依旧保持了对审美品质的敬畏、对语言结构的尊重、对艺术化境的追求。
    正是九位作家身上这些相通乃至共同的东西,让我突发奇想:未来的江西散文是否可以具有流派意义?因为按照文学史家的说法,一个具有共同元素的作家群体的存在,是文学流派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而大致相似的生存环境和成长经历,又是促进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文学生长与发展过程中,流派的产生与活跃自有其显见的积极意义:它代表了文学的自觉与自由,有利于创作的交流与互补;它是文学探索与繁荣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文学的探索与繁荣。在这方面,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众多流派此消彼长,互渗互补,最终推动文学发展的事实,可谓有力的证明。遗憾的是,较长时间以来,中国文坛尽管不乏缭乱的旗幡和嘈杂的命名,但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已近乎销声匿迹,这无疑是文学现状的一大缺失。而此种缺失之所以出现,固然同众声喧哗、漫天扰攘的后现代语境有关,但更为内在、也更为本质的原因,恐怕还是作家内心的浮躁与感受的粗疏。惟其如此,我们呼唤流派意义上的江西散文,说到底还是弘扬纯正的文学观念和严肃的创作态度,是推动散文领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正能量。
    那么,未来的江西散文会成为一种流派吗?对此,现在就下肯定性结论,显然为时尚早。因为“文学上的派别,是事过之后,旁人(文学批评家们)替加上去的名目,并不是先有了派,以后大家去参加,当派员,领薪水,做文章”(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此时此刻,笔者想到的,只是与江西的散文同仁做一点纸上的交流:不妨有一种流派眼光和流派意识,在此基础上,为出现具有流派意义的江西散文推波助澜。譬如,要以辩证的目光,进一步审视研究古往今来的江右文化,在肯定其优越的同时,认清其局限;要以平和诚恳的心态,深入总结盘点已有的创作成果和艺术个性,一分为二地扬长避短或补偏救弊。当然,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还是作家自身素养的充实与提升。应当通过深入生活、系统阅读,以及对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积极借鉴,抢占时代精神的制高点。然后由此出发,一方面努力寻找历史镜像与现实生活的对接点,并予以全新的阐释和评价;一方面注重在历史的坐标上把握和描写繁纷的现实景观,使其更具有纵深感和说服力。一言以蔽之,要切实强化江西散文作为一个群体的质的规定性与超越性。这里顺便说一句:江西散文家曾多次以“新散文”为旗帜亮相于文坛,这“新”究竟包含了什么?体现在哪里?在流派生成的意义上,似乎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厘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