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诗人西川:博尔赫斯是一位“爱智者”(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新网 刘长欣 参加讨论

    ◎启示论他借给我们眼光深入文学的秘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博尔赫斯在中国火了一把。那时有“三斯”之誉:博尔赫斯、马尔克斯、乔伊斯。西川回忆,当时阅读博尔赫斯的情形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一些中国的作家,像马原、格非,都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
    博尔赫斯的艺术观念和在小说叙事方式上的实践,直接影响到当代先锋作家的文本形式实验。马原、残雪、余华、苏童、孙甘露、格非等作家都曾公开谈论过博尔赫斯。其中格非被视为最接近博尔赫斯的中国作家。西川说,小说家在读博尔赫斯的“圈套”,博尔赫斯在小说里的叙述是“中国盒子”的结构,这种叙述不是狄更斯或者巴尔扎克的写法,即不是线性或写实的叙事,“而是一环套一环地叙事,这给中国当时的小说写作带来很大启发。”而诗人们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理解博尔赫斯,即他与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的工作态度,他理解的宇宙,他观照世界的方式等。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读书界对于博尔赫斯的迷恋就结束了,“到那时再读,会被视为过时过气。”但是西川一直钟爱着博尔赫斯。西川表示,对自己写作带来最大影响的诗人有两个,一位是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一位就是博尔赫斯。二者在西川身上起到一种相互对峙的张力作用,前者汪洋恣肆,后者精致细密,前者激励他放开感情与想象去遨游、驰骋,后者则给予他更多思辨的、哲学的启示。
    西川认为,博尔赫斯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精确的知识体系,更在于将精确运用于虚幻,博尔赫斯是一个写诗“计较每一个音节”的诗人,可是在他搭建的精确的诗歌框架里容纳的却是梦、神祇宗教和迷宫。
    博尔赫斯对其他作家的论述也是大有看头。他曾表示,莎士比亚不是典型的英国作家。当西川看到这句话时“都懵了”,经过思考,西川发现的确如此。将莎士比亚和威廉·华兹华斯等众多英国大作家摆在一起,明显可以看出莎士比亚不算是典型的英语作家。哈罗德·布鲁姆是捧莎士比亚的矢志不渝者,他曾在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专著里提到:诸多伟大的作家挤在万神殿门外窥视里面的光景,这时一个人闲庭信步地走来款款地进入万神殿,他——就是莎士比亚。西川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士比亚的伟大已经超过了时代与地域,不是某一个民族的作家。
    博尔赫斯曾说,每一个伟大的作家的出现,会导致整部文学史的重写,所有文学家的排名也将重新开始。西川则表示,古典作家对现在的我们而言即为经典作家,“但我们可能忘记了一点,那位经典作家在当时所谓的古典时期或许都有其实验性,这又是我们在讨论文学史时经常忘记的。”
    西川认为博尔赫斯的观点对于中国人阅读自己的文学史也很有帮助。他举例说,提及陶渊明,脑中往往只是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多有鲁迅的提醒,知道陶渊明也是有怒目金刚之时的。“但是谁能发现他《形影神》这三首诗的现代色彩?闲着无聊,给影子写诗,即使现在这么写小说都依然够前卫的。”
    在西川看来,博尔赫斯借给我们一个眼光,深入过去文学或者文化的秘密。“文学中有无穷的秘密,但这些秘密随着伟人们的逝去,慢慢朝你关上大门。”直到有像博尔赫斯这样的人出现,让我们重新进入到这样的秘密当中去。“从这一点来看,博尔赫斯对我们有巨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