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让自然在灵魂内放光——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南日报 曲令敏 参加讨论

    □曲令敏
    鲁枢元先生的学术专著《陶渊明的幽灵》,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闲读多年,我对理论性强的大部头早已失去了阅读兴致,这本书却让我耳目一新。最难得的是鲁枢元先生的才华、学养俱丰,识见又在高端,且像老农一样守在田亩,开课授业之余,笔耕不辍。《陶渊明的幽灵》就是他承担国家社会基金项目“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演替”之后,对中西自然哲学广纳博采的成果。他先期发表的20多篇论文已经结集为《生态批评的空间》,他主持编写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厚厚两卷一百多万字也已出版。六年辛苦不寻常,鲁枢元先生终至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呼吸相通,得以眼见诗人的“生命姿态、生活理念、生存方式、审美情趣……”一溪清流出山来,瞬时照亮了成形于内的崇山峻岭,“行走在山阴道上,跋山涉水、柳暗花明、读书写字几如幽魂附体,二六之中未有巳时。”成就了这一部开山之作,被业界认定为当代社会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人类‘元问题’”、“自然的魂魄”、“道家自然哲学的现代衍变”、“清贫自守与消费社会”、“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闲逸与劳动伦理”……目录中这些题目浩浩荡荡,深邃而辽阔,说到底,还是自然与人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外部的自然生态被破坏之后,内在的精神生态随之被败坏,且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用什么拯救自然生态?用什么救赎自己的灵魂?怀着进深山探索美景的渴望与好奇,我硬着头皮走进了这一方文字构筑的林野。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阅读经历,掩卷之际,不能不对鲁枢元先生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心生感佩,为这一片讯息密集的文字叶丛深深陶醉。
    看他对中外高人的细心爬剔与发掘,老子、庄子自成滥觞,诗经、楚辞、宋山水广开溪壑,人与自然情深意远,相生相谐数千载。往小里说,这是洗心的山溪;往大里说,这是济世安邦的良药。诚如鲁枢元先生所言:“相对于坚实、强大、光明、时尚的科技与管理,文学艺术是如此的轻柔、虚飘、幽微、苍老,所谓‘文学的拯救’,恐怕只能招来更多的嘘声。然而,我们就只剩下这些了!好在还有中国古圣哲的言说为底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知其白而守其黑;柔弱胜刚强’。”
    一边读我就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真的像一些人说的断灭无续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仅有鲁枢元这样的大家学者举火传薪,更让人怀有信心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一直就在广大的民间。在孩子们的游戏里,在说书人的谣曲里,在年节祭祀的习俗里。我们这个泛神化的民族对上天、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不是喧嚣一时的暴虐能够断灭得了的……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梭罗的《瓦尔登湖》、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里尔克的诗句,都与森林、河流、大地相关;卢梭、梭罗、贺麟等自然之子相距遥远而心意相通;屈原、李白、苏东坡、王国维、沈从文……先贤们青山迢递,自成峰峦。还有黑泽明的电影《水车村》,詹姆斯·卡梅隆的3D片《阿凡达》,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林林总总,无不翕动着人类对这一元问题的冷静思省……今有鲁枢元先生不避艰辛,将这些人物放进时代的流波之中漂洗,逐一激活,使之以清新的样貌与读者相见,让人得以在阅读中呼吸他们灵魂的芳香,窥见他们的精神华彩。
    不久前,《陶渊明的幽灵》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我为先生感到高兴。我想到,也许,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代价远不止自然资源。如今,生活碎片化、心灵空洞化、精神荒漠化,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象。修复精神生态,让人回归人的尊贵,将比修复破碎的自然生态更艰难。读一读《陶渊明的幽灵》,让自然在灵魂内放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