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以作家个性化的语言和艺术审美建构的文本,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外化。当作家一旦完成创作之后,文本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世界。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有灵魂的生命体,文学得以显现独特的审美力和生命力。文本,是文学批评的始发地,离开了文本,批评就失去了生长的大地和指向的目标。面对这样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文学批评也应带着体温与之进行呼吸般的交流和生命性的律动。让理性的光芒如同血液在文本内流动,而非似手术刀一样冷冰冰地肢解词语、叙事和结构。文学批评固然需要庖丁解牛般的技术,探索文本生成的规律,但最终是以批评者的学养和灵性再生文本的生命。文学批评解构、剖析文本只是手段,其终极目的在于发现这一特殊生命体的奥秘,重现其温暖或悲凉的情怀。也就是说,文学批评只有以生命的方式与文本这样的生命体对话,才能真正了解和揭示其精神气象及情感世界。这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态度和情感所向,也是最高目标。 当我们不再把文本只当作研究的对象,任由我们用纯理性的概念、原理进行技术性的解剖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文本的脉搏跳动,就能体味到文本那情感的温度。我们的批评,不再是单向性的阐释,而是一次美妙的相遇,一次相互倾诉的拥抱。这是老友的重逢,是知己的相会,更是心与心的浸润。批评与文本汇成一条河,一条浓情诚意的河,在共同的旋律里流动私语,生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这其实不是学术观念和学术的问题,也不是批评能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从内心发出的对文本的真诚理解和真心尊重。这不需要高深的学养,不需要纠结批评的方式和形式,只需要我们以同样的性情对待文本的性情。有了这份性情,我们会更容易进入文本,更深度了解文本,也会让文学批评或洋溢性情或有淡淡的性情底色。如此一来,这样的文学批评无论以什么样的文体和修辞出现,就会有与文本一样的情怀,就会有一种鲜活的力量。 审美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活动,是性情飞扬的实践。把文学批评的性情与文本的性情打通,可以让审美性情达到有机融合,促进对文本的洞察,从而最大限度地品鉴文本。文学批评要重现文本的性情之美,就需要我们把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作家是面对现实进行创作,文学批评家当是面对文本和现实生活来创作,内在的情感是相似的,只是处理的素材有所区别。创作性的研究和研究性的创作互联互动,这样,我们的文学批评才会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许多时候,我们可以辨别文本的好坏和高低,但总不能真切地了解文本的生命韵律和情感成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我们与文本的心领神会,也让我们的批评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丧失了该有的锐性和深度,从而无法让文学批评抵达审美的高峰。我们得承认,这不是单靠理论功底、研究能力和加大阅读量可以解决的,而需要心灵的参透和生命的体验。重现文本的性情之美,需要我们能够重回作家的创作心路,以灵性的触觉去体悟文本,以高度的艺术敏感进入文本世界。理性可以让我们寻找文本纵横交错的路径,但只有感性之力才可以让我们抚摸文本心灵般的颤动,体贴文本纷繁的情绪和感觉。提高艺术感悟力,是文学批评重现文本之美的必由之路。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重现文本的性情之美,有助于我们增加文学批评的审美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说真话、讲道理”真诚度与可信度。 (作者系青年批评家,供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