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学传播的沉实探索(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4年01月 曾维刚 参加讨论

    延展开放的研究启示
    梅尧臣论诗,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学至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某种意义上,学术研究亦可作如是观,也即是否具有“尽”与“不尽”的学术张力,往往决定一部著作乃至一个学者的学术境界与学术贡献。所谓“尽”,是指探讨某个问题不遗余力,不断追问,直至水落石出,令人难以超越;所谓“不尽”,则指某个问题的研究具有延展性、开放性、启发性,令人触类旁通,能够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一种带动学术生长、激发后来者继续研究的开创意义。在这方面,《探原》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其别具一格的代序《文学传播研究的想象空间》。该序是王兆鹏先生与肖鹏先生以电子邮件、QQ聊天等方式讨论文学传播问题的记录,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就在风趣丛生之中展现眼前。其中就揭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话题,如王兆鹏先生提出“文献汇总整理”、“理论研究”、“(中国文学传播史)专史编撰”等“三步走”的宏观路线图,这种富于战略眼光的展望,正指出了文学传播研究的巨大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又如肖鹏先生所揭示的“涉及文学作品传播的朝廷诏令禁令、制度机构、正史野史的传播记载、风俗社集、媒介形式、重要序跋、重要文学事件、政治事件、典型传播人物、唱和活动、书籍版本、技术工艺等等”,还有“一些边缘性的文学传播现象”、“跨文本传播”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其次是《探原》在诸多问题研究中的有意“留白”。在不少专题讨论中,王先生常常在结论部分留下富有启发性的文字。如第三章《宋代诗词的题壁传播》,总结说“本文只是对宋代题壁做了一些史料的梳理和现象的分析,学理性的深度阐释,还有待来日”(第71页);第五章《宋代文学的“润笔”与文学商品化》,总结说“我们研究宋代文学包括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既需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还需要关注作家个体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经济来源和物质生活条件……至于文学商品化的其他表现形态及其对宋代文学的影响,尚需专文探讨”(第112页)。这些精辟的“留白”,对于激发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意义深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