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要用形象说话 张江:优秀文学作品能够留传后世,核心是形象塑造的成功。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既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又要有艺术的感染力,并且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作家“抓得准、写得好”。抓得准,是指能够捕捉到一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并将之形象化;写得好,就是形象塑造立体饱满,生动感人。成功的文学形象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跃然纸上,口耳相传,铸就作品的不朽。 谢有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的。作家能否创造出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并使之与读者产生精神共鸣,是判断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尺。一旦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开始进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个作品就可传诸后世了。 形象的饱满在于思想的深刻。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观察,会沉淀在形象身上。一个有思想的形象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既宽广又复杂,既个体又典型。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性不是直白的、教化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感来唤醒读者的同情心,以这种理解之同情,与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同欢乐、同悲伤。生活是复杂的,一个有思想的作家,对生活、对人的认识应有公正的眼光,既要写出生活的艰难、不易,也要写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既要审视人性的阴暗与恶,也要举证人性的亮光与善,惟有这种健全的视野,能让作家超越各种俗见,写出真正动人的灵魂。 形象的动人在于艺术的魅力。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艺术工程,它是由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场景累积起来的,甚至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作品的针脚,不可轻忽。针脚越绵密,作品就越能取得读者的信任。一些文学形象之所以扁平、苍白,就因为作家单一地图解生活,缺乏对形象的精微刻画,也没有细致地去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无法展开那些灵魂的折皱,这样的形象多半是粗线条的、简单化的。动人的形象,除了贯注着作家真实的情感,也体现出作家的艺术才能。而判断一个作家的艺术才能,不仅要看作家想象和虚构的能力,还要看作家是否对自己所描写的生活与对象有调查、分析、研究,是否愿意做笨拙的案头工作,从而把写作变成勘探人心的学问。因此,对形象的艺术塑造,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有实证精神,必须有一种虚实平衡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真实、伟大的形象。形象的生命力就是文学的生命力。好的价值要得以传播,要有好的载体,而要讲述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出有精神感召力的形象,以形象说话,以形象来诠释价值。 张江:文学繁荣的根本是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最终都要以作品为表征。当前,中国文学的体量已经相当庞大,但是,数量代替不了质量。对一些作家而言,慢下来,沉下去,将对速度的追赶转化为对质量的琢磨,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