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个性的限制消弭 从反面看,文馆的建置对文学发展有限制作用。这表现在压制个性,制造平庸,模糊个性,突出集体。 同样是唐前文馆诗作,南齐和陈代、梁代和北齐相比,有时就看不出明显分别,感觉大同小异,都是未成熟的古体,要是抹去作者姓名,就更难知道作者为谁。不像唐代五七言律绝,特征显著,一望便知。唐前文馆作家很少贬谪外任,自入仕起就在台省、殿阁、东宫、王府几个主要文职官位上迁转,不像唐代有官员流贬和铨选制度,使文人在江湖廊庙之间频繁迁徙;更没有科举制度作平台,将体系之外的文人也吸纳进来,给创作带来冲击,文馆仅靠人员调动还难以实现朝野风气的互渗。 由此,一种沿自前朝的创作风气,竟可绵延数代,作家队伍的构成、审美趣味和创作趋向长期单一化。这种格局不但消弭了作家个性,还泯灭了作品的代际差别,压制了大量人才。社会底层虽然也有奇伟之士,但总是难以凸显。 儒林文苑的铺垫帮助 唐前文馆和文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儒林对文苑的铺垫和规导作用。所谓铺垫,是指文馆为文人提供了文献资料和创作平台。文馆是以管理、整治、编撰图书为务,进了文馆,也就等于进了书府和学苑,对文人的帮助较大。汉晋周隋各体诗文都得到发展,社会从上到下对文学的爱好强烈,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得到重视,但是普遍遇到两个困难。 一是文献不足,错误层累,不便使用。不仅文献本身问题成堆,而且一般书籍藏在皇家,文人要是不身为朝官,便很难藏书数万,藏书宏富的多是朝官,出身秘书、著作等文职部门的尤多。因为这些地方多学者,有抄写和研讨的天然便利,到了这样的部门,学识和能力就能迅速提高。文馆作家知识广博,作品精丽,爱用典故,就是因为文馆读书条件及儒学氛围熏染所致。 二是缺乏通向政界和文坛的必要平台,多数人创作水平偏低。本来,诗文是抒发性灵的最佳途径,但对于那些天分不高的人来说,文馆藏书丰富,人才荟萃,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交往切磋,其诗文体格也有可能发生新变。文馆是一个集体,做事总是以单位名义进行,而学士也爱好交游,气类相通。在这样的地方,不仅个人的成长更顺,而且能较快融入文学主流,至少要比那些长期僻居一地的人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