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班婕妤《怨歌行》诗笺注(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翔翥 参加讨论

    婕妤,又称倢伃。《汉书·昭帝纪》:“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倢伃。”颜师古注:“倢,接幸也。伃,美称也。故以名宫中妇官。倢音接。伃音余。字或并从女。”《汉书·外戚传上》:“至武帝制倢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视上卿,比列侯。”
    《怨歌行》: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名。据汉蔡邕《琴操》知,相传春秋楚卞和献玉遭刑,作《怨歌行》。古辞今存“天德悠且长”一篇。其后曹植、梁简文、江淹、沈约、周庾信、隋虞世南各一首,又,傅玄有《怨歌行朝时篇》,即本此题。
    《怨歌行》又称《怨诗行》。《古今乐录》曰:“《怨诗行》歌东阿王‘明月照高楼’一篇。”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录此诗,题作《怨诗》,且其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
    或称《团扇歌》。团扇歌,乐府吴声歌曲,也称《团扇郎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吴声歌曲二》郭茂倩题解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箎,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此为汉班婕妤失宠于成帝,托辞于纨扇而作。
    或称《婕妤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宋·郭茂倩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成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唐·刘方平《婕妤怨》诗云:“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又因班婕妤失宠后,奉养太后于长信宫,故唐人乐府又名《长信怨》。长信,指长信宫。《三辅黄图·汉宫》:“﹙长乐宫﹚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太皇太后的代称。《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李善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帝祖母为太皇太后,其所居曰长信宫也。”
    又称《团扇》的。团扇,本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元·梁寅《玉阶怨》诗:“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此因诗中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等诗句,故名。南朝·梁·锺嵘《诗品·汉婕妤班姬》:“《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
    又称《纨扇诗》的。清沈德潜选《古诗源》题解云:“婕妤初为孝成所宠。其后赵氏日盛,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作纨扇诗以自悼焉。”
    唐李善《文选注》云:“歌录曰:怨歌行,古辞。然言古者有此曲,而班婕妤拟之。”
    关于《怨歌行》之真伪,古今说法纷纭。《文选》、《玉台新咏》均录此诗。《文选》卷三一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第三首即为《班婕妤咏扇》,谢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亦涉及此诗,皆以为此诗为班婕妤所作。《诗品》亦持此论。
    但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严马之徒,属辞无方。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
    宋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班婕妤《怨歌行》,《文选》直作班姬之名,《乐府》以为颜延年作。”
    此诗后人评价甚高。梁钟嵘《诗品》列“汉婕妤班姬诗”为上品,并品论云:“其源出于李陵,《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侏儒一节,可以知其工矣。”
    钟嵘《诗品序》亦云:“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云:“班姬《团扇》,文君《白头》,徐淑《宝钗》,甄后《塘上》,汉魏妇人,遂与文士并驱,六代至唐蔑矣。”
    清沈德潜《古诗源》评此诗云:“用意微婉,音韵和平,绿衣诸什,此其嗣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