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文学、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传播是一项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复杂的活动,决定文学译介效果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 中国文学、文化要切实有效地“走出去”,有三个问题和两个特殊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翻译的目标在于促成相互理解和有效交流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影响中国文学、文化有效“走出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实质性问题。首先是对翻译的认识有失偏颇,以为只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学、文化就“走出去”了。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关心的就只是具体的翻译问题,即语言文字的转换,却很少考虑翻译中的其他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推出了英、法文版的《中国文学》杂志和“熊猫丛书”,目前正在做更大规模的《大中华文库》。这些杂志和丛书都把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翻译成了外文,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很小的一部分外,它们并没有促成中国文学、文化切实有效地“走出去”。原因就在于,我们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转换,却忽视了翻译的任务和目标——促成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有效交流。由于不重视“如何让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文化典籍在译入语环境中被接受、被传播、并产生影响”的问题,我们的外译行为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其次是未能认清“译入”(in-coming translation)与“译出”(out-going translation)两种翻译行为之间的差别。只看到它们都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却看不到“译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在的对异族他国文学、文化的强烈需求基础上的翻译行为,而“译出”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外译介自己的文学和文化,对方对此却未必有内在的需求。这样,“译入”活动的发起者和译介者就只需考虑把外来的文学作品、文化典籍译得忠实、准确和流畅即可,译介行为自然就能赢得读者,并产生影响,而“译出”行为不然。由于对方尚未产生内在需求,更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接受环境,此时,如果也像“译入”行为一样,只关注翻译本身而不考虑制约和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诸如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趣味,译入国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以及译介方式、方法、策略等,那么,这样的译介行为就很难奏效。 再次是对文学、文化跨语言传播的译介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文化往往从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译介,而且往往由弱势文化国家的译者主动把强势文化译介给自己的国家。历史上,在中华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时,周边的国家就曾纷纷主动地将中华文化译入;而当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时,譬如在晚清时期,我国知识分子也主动把西方文化译介给我们的读者。在今天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强势,要让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首先是希望走进英语世界),实际上是一种由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逆势”译介行为,那就更不能仅仅停留在把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翻译成外文,而必须从译介学规律的高度全面审时度势,并采取合适的译介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