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度交融,各种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各类传媒手段的深刻影响,军事文学创作也经历了诸多考验,呈现出停滞不前甚至迷失的尴尬。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军队的建军思想、兵种结构和作战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事文学创作却远远滞后于新军事变革实践。 军事文学该往何处去?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方向:“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军事文学来说,就是要坚持为兵服务、为“强军目标”服务,把满足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军旅作家必须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把理想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情结以及对军旅生涯的深沉之爱注入作品,感召官兵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精神动力,使党和军队的事业薪火相传。 为兵服务,最重要的是为官兵提供信仰之钙。如今,受各种文化思潮影响,部分军事文学作品也流于小故事、小情趣和小纠葛的漩涡,对推进军队改革的复杂矛盾触及不多不深,反映的部队现实生活也停留在表层,思想含量低,透视能力弱,尤其缺乏对意识形态正能量的思考和引导。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要求,军旅作家必须首先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认知能力和思想境界,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才能厚积薄发,写出“跟上时代发展、把握官兵需求”的好作品。 为“强军目标”服务,必须聚焦军队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实践。军事思想的变革、军事训练的改革、武器装备的更新、官兵主体成分的改变等,都为军事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军事文学没能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履,拉开了不小的距离。有些成熟的军旅作家虽有能力,却钟情于社会上的人和事,甚至写风花雪月,作品里没有军人,没有军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军旅作家就必须深刻体察军队建设的大势潮流,努力聚焦战斗力的提升,跟上军队建设的铿锵步伐,才能创作出与军队变革足迹共振的好作品,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作者单位:总后勤部政治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