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来,阅读鲁迅的作品,让笔者受益和感受到一些人文关怀、人生启迪和心灵震撼的,主要的还是《伤逝》中“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样的忠告;还是《在酒楼上》对落魄潦倒的知识分子的那种悲悯情怀;还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那般的殷殷期望;以及“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那样的民本观念;等等。 这些年来,读鲁迅作品,不断感知和体会着鲁迅的精神,笔者甚为同意这样的观点,即鲁迅精神的灵魂是“立人为本”。可以说这是一句概括鲁迅一生及鲁迅作品主题的精辟之语。 鲁迅的一生,始终关注着普通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体现出了对底层民众真正、深挚的尊重、理解、爱与同情,以及对当时那个世界深深的怜悯和忧患。在当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扬鲁迅关注民生、“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心系天下民众的精神尤为重要。 鲁迅青年时代弃医从文,决心以文艺来改造民众精神,“揭发病苦”,唤醒民众,并引起社会仁人志士“加以疗救的注意”和投入,以拯救整个民族。这就是在鲁迅作品中一以贯之体现的“治病救人救国”的立人为本的写作精神和态度。在“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旧时代,鲁迅在其大多数作品中始终将敏锐的目光和笔墨集中于普通民众身上,他创作的很多小说及其中的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底层民众的深重苦难。鲁迅以此来揭露现实的黑暗,促进民众的觉醒。 在那篇人人皆知的《一件小事》中,鲁迅塑造了一个善良、淳朴、坦诚的人力车夫形象。车夫能够从良心出发,承担起并不属于他的过错,“我”却急于摆脱被撞倒的人。通过对比,反衬了“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命清高、自私和漠然。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自我审视与毫不留情的批判,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如果说《一件小事》是从正面赞美底层民众的美好心地,那么,《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则是以更为曲折跌宕的情节来展现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揭示社会的残酷与不公。祥林嫂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鲁迅通过对这个美丽、善良、勤劳然而却命运多舛、悲苦无告的劳动妇女典型的塑造,无情揭露了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对底层百姓身心的摧残。从中可窥见鲁迅对底层民众始终怀有的悲悯之心和博爱之心。 与《祝福》、《药》等现实主义作品相比,在《故乡》中,我们更能直接地、仿佛面对面地触摸到鲁迅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对童年好友闰土备受煎熬的生存状态的叙述和对当时的农村民不聊生、日益凋敝情景的描写及相关的抒情,在一个更为宽阔的视野中展示了鲁迅时刻关注民生,将底层民众的疾苦付诸笔端,对底层民众倾注一腔同情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 可以说,鲁迅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个永远为人民所尊崇、纪念和学习的人道主义楷模,跟他一生始终怀有一颗爱民之心,一生身体力行,始终关注民生疾苦,尽己所能地期盼民众生存状态能有所好转是分不开的。 时光飞逝,漫长的135年过去了,鲁迅也远行了整整80个年头了。但鲁迅的精神、鲁迅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理想是不会远去的。 当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全党同志正在为实施与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实施与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真正地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从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有效地加强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变为实际行动。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则应该让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浮躁、自私、冷漠、矫情尽量少一些,再少一些,让我们离鲁迅精神的真谛近一些,再近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鲁迅的光芒永远照亮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鲁迅作品也肯定是常读常新、常会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的。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