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青年约翰的歧路彷徨——读库切自传体小说《青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李庆西 参加讨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南非]约翰·库切著,王家湘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库切 本人的年龄和履历都跟书中的主人公相吻合,至于那里头的诸多细节是否也是作者所亲历,想来已难以考证。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三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很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他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性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你想,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库切的境遇不像海明威和亨利·米勒那代作家,二战以后的西方社会开始模式化了,这是一个什么破事都要定立标准的年代,这一代人除了上街游行就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儿了(再往后就只能上网了)。二三十年代麇集巴黎的“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青年库切同样处于迷惘之中却没有那种摇曳多姿的人生,既然生活本身并不出彩,他只能转向内心深处,穿透事物表层去揣摸一个边缘人的凄苦心境——在他眼里那是另一个约翰。反正也是攻读数学而迷恋文学的南非青年,怀着朝觐的虔诚之心来到欧洲寻梦,不意在冷漠的伦敦把自己练成了精神上的雾都孤儿。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精神的追求往往会使他们跟现实人生渐行渐远,而《青春》的主人公之所以没在歧路上走得太远,是因为他在许多岔道口上都徘徊不定。他在大学时期就是庞德和艾略特的信徒,一心追慕欧洲艺术的高雅境界,问题是到了欧洲依然找不到通向高雅的路径。就像穿一身黑西服在IBM的伦敦总部上班,读着英国中产阶级的报纸,不等于就进入了英国的主流社会。他在伦敦没有朋友,空余时间只能在电影院、书店和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度过。精神世界的地图上描绘着通向理想的各种路径,走下去他就发现高雅与高尚不是一回事儿,他需要文学关怀自己,终于也模模糊糊想到自己是否也应当有文学以外的关怀。他受不了丑陋、罪恶和日常的卑琐,可是对身边的这些景象能否视而不见呢?因为不想卷入世间的纷扰,他逃离了种族冲突日益加剧的南非,是想以逃避和遗忘来拒绝现实的苦难,拒绝记忆中的耻辱和羞愧。然而,一旦成了盘桓在大英博物馆里的孤独的精神流浪者,他又不自觉地反省自己——库切把这种不自觉的反省写得非常自然也很有味儿。
    很多情况下他要为自己的逃避寻找理由。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一段名言似乎给了他一种心理支持:“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对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逃避。”可是他不明白艾略特为什么又“悲愤地补充道”——“只有那些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这种逃避意味着什么。”他在习作中模仿现代派手法写了一个不带感情的故事,但故事里那个无名女孩和南非的海滩还是让他觉出了无形的精神脐带,这种维系让他感到忧虑,转过来又故意硬着心肠想道:“如果明天大西洋上发生海啸,将非洲大陆南端冲得无影无踪,他不会流一滴眼泪。”可是,离开了南非还能写什么呢,现在他还没有掌握伦敦(倒是伦敦在逐渐掌握他),他以后会意识到个性和感情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这种微妙的来回扯动、商兑未宁的心理过程拓开了思想的空间,成了推进叙述的内在动力。事实上,思想初始化过程一旦启动,总归要走向自我怀疑,然后是如何直面人生的问题,然后各种罪恶感也接踵而至。如果说与玛丽安娜做爱后的良心自责还有些很不情愿,那么当他用计算机服务于军方项目时,倒是认真地想过自己是否也成了军备竞赛的帮凶。他甚至真的打算要去中国投奔“世界革命”,还为此开始自学中文。在一步步靠向自我完善的认识中,他发现困难的是如何同时做一个诗人。高雅与高尚之间的难以兼容始终是库切的主题——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就曾告诉人们,高尚的代价往往是牺牲高雅。然而,在这里库切笔下的人物卡在了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他宁愿是个坏人而不愿做个乏味的人,但他不敬重一个宁愿是个坏人而不愿做个乏味的人,也不敬重能够把他的两难境地用语言利落地表达出来的那种聪明。”在青春的歧路彷徨中他几乎把自己逼进了死角。
    这般撩人心绪的思辨之美在库切笔下随处可见。《青春》几乎没有外在的动作冲突,读来却丝毫没有枯燥之感,除了那简洁隽永的文笔因素,这里还有一种深邃而平易的东西,很理性却很容易诉诸感觉,又很容易从你眼皮底下溜走。库切回忆自己身处异国的青春时期,脑子里显然揣着几种比较性文本,只要想想海明威《流动的圣节》的踌躇自得,亨利·米勒《北回归线》的嚣张颓放,就不难想象库切的叙述
    越过了多少障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