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女勇士》: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如果从1887年李恩富发表自传《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算起,美国华裔文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逐步进入“主流”的曲折而动荡的发展历程。今天,美国华裔文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在美 国当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中逐步受到关注并形成比较繁荣的局面。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有影响的华裔作家之一。她在1976年发表了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勇士》。该书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手法、丰富的文化形象和奇特的故事传说震撼了当代美国文坛,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并获得该年度非小说类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界奖。汤亭亭也因此作品一鸣惊人而杀入美国文学“主流”。
    《女勇士》以旧时中国为背景,通过极富想像力的虚构与简洁的白描手法,展示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及她周围女性的现实生活。对于美国读者来说,《女勇士》是一本很“中国”的书,因为它具有动人的东方情调;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又是一部“美国”书,因为加利福尼亚的生活背景使作品充满浓郁的异国特质。文中的“小女孩”,既非纯粹传统的中国女子,也不容易完全适应白人为主的美国生活。尴尬的身份,矛盾的处境使这本书具有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作者在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文化属性,听着妈妈说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想象,编织着自己的文化之梦。这部结合自传与想象之美的作品,从女儿的角度,凸显移民父母与美国儿女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国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距离。汤亭亭称此书为“母亲的书”。书中的母女关系是复杂的,动态的。女儿既从母亲那里接受祖族的优秀传统,感受到上一代人的辛酸,汲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也以另一种眼光打量着古旧的事物,体会到与自己内心格格不入的陈腐传统的碰撞,不由自主的采取了逆反或拒斥的态度。母女之间既枝叶相连,血脉相通,又有各自存活的土壤和空间,充满了张力。
    《女勇士》这部作品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处在双重文化影响下如何去探寻与重建华裔女性传统的困惑。在强大的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华裔作家不经意间落入或难以摆脱他们的认知范式。这种矛盾使这部作品在双重的“他者”身份上对自我异质性进行充分发挥和运用,以迎合所置身其中的主流社会的文化思潮和审美习俗的流变。探寻与重建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会误入歧途,从而也导致一些批评家的指责。“并非所有的华裔美国读者对《女勇士》都很称颂。有人对书比较失望,因为它只不过是一部个人传记,曲解了中国文化。汤亭亭未能真实、公正地反映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要旨。”
    因此,一方面,“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并没有摆脱“他者”、“弱者”形象;而另一方面,华裔作家在宣扬中华文明时却于不期然中呈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和两难。作为对中华文明的弘扬,中国的父母希望生长在美国的孩子能够成为“美国环境和中国性格”的完美结合,并不同程度地陷入这种焦虑中,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使下一代从小便身处两种文明的游移徘徊和自我矛盾之中。汤亭亭在《女勇士》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该书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她祖先与她自己成长之间的鸿沟,“我不停地进行分类:童年、想象、家庭、村庄、电影、生存”,造成了孩子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另外,许多中国父母津津乐道的“中国性格”主要是指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比如孝道、谦逊、父权中心等等,与美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相背离,与其个性自由信仰更是格格不入。让一个小孩子从小接受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怎么能养成良好的性格?怎么能保持精神的一致性?而且对孩子来说,他的父母亲谆谆灌输的东西因为没有感性印象而变成了鬼怪,因此,中华文明在他心中反而是非常怪异的,令人恐惧的。比如汤亭亭就渴望从母亲的鬼怪故事中脱身出来,投入一个没有鬼怪的世界。因此,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母体安慰着远在异乡儿女的同时又容易引起恐惧和不安,从而在两代人中间造成了种种紧张、矛盾和困惑。
    赵毅衡先生曾说过流浪小说有二种:有目标或目的是流浪,无目的曰飘泊。生在星条旗下,从小到大浸染着西方的文明,心灵深处打下了美国的文化烙印,但又是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吮吸着古老东方文化的乳汁长大。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带来的是困惑,哭喊与挣扎。华裔美国作家正在文化的不定状态的云雾中盘旋着,作品中既能让人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合流,又可领略到两种文化的撞击;他们对中国文化存有敬畏,又保持着对古老文化的疏离,甚至误读。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社会对华人存有偏见,实行种族歧视,华人移民的子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这种文化上的无家可归,似乎可以使作家精神分裂,然而特殊的经验,文化的异位,很可能给艺术家更多的生机。多一道镣铐,或许能跳出更新奇的舞步。
    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汤亭亭毫无疑问是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以现代女性(女权)的眼光去探寻并试图重建华裔女性传统,她更侧重于描写华裔女性生活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中的困惑、无奈与挣扎。她的《女勇士》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叙述者游移在现实与幻想、中国与美国、过去与现代之间,抒发了她对中国男权压迫的愤恨以及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女性以及少数族裔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失落,同时也展现了在权力不平等社会中,从自我厌恶到迷惑反抗,再到寻求自我身份的不平常的成长过程。汤亭亭的作品深受民权运动、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创作手法的影响。她不仅为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中赢得一席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她的成功也极大地鼓舞了整个美国华裔作家群体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冲动;同时,其创作思想、主题和手法也对其他华裔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