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我看见了漆黑的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曾艳兵 参加讨论

    大凡伟大的作家,即便是在踏入死亡之门的瞬间,也要用生命的最后一次闪光,留赠给人类光辉而睿智的遗言。而这遗言虽然只是片言只语,却是作家伟大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从这里,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些作家生前的音容笑貌、性格爱好以及他们的思考和创造……。
    德国伟大作家歌 德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亮些!再亮些!”歌德的一生都在思考、探索,追求,就像他笔下的那位从不满足的浮士德,临死前说了句名言,“时间啊,你真美丽,请你停留一下”。浮士德此时的满足实质上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追求,因为此时年过100的浮士德是在填海造田的劳动中感到了满足,他误将魔鬼的门徒为其掘墓的声音当成了人民热情劳动的声音。浮士德此时已超越了那些使人丧失本质的东西(如书斋、幻想、魔术等等),学会了正视本质,并从中得到享受。他将个人溶于大众之中,将自我溶于大自然之中,在这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他最后得到了满足。因此,他的满足实质上是一种在超越了历史、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个人之后的满足。这一切似乎都可以用来注释歌德临终前所说的那句“亮些!再亮些!”歌德一生向往光亮,他也将自己思想的光亮永远地献给了这个世界。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生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看见了漆黑的光。”同样是光,歌德见到的是启蒙主义时代哲人的光;雨果见到的却是浪漫主义时代诗人的光。“漆黑的光”,正是雨果著名的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具体体现,也可以看做是对雨果一生的精彩概括。所谓“对照原则”是雨果于1827年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体现了这种对照原则,譬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外表奇丑,内心却奇美;《悲惨世界》中米里哀主教是善的化身,警察沙威却是恶的化身。雨果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强烈的对照:他父亲是拿破仑手下一位颇有作为的军官,他母亲却是一个坚定的波旁王室的拥护者;他漫长的一生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大喜大悲,他自己长寿,活了83岁,他的子女却大都夭折;在恋爱中,他击败了作为情敌的哥哥欧仁,同自己心爱的姑娘安黛尔·傅仙喜结良缘,新婚之夜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他哥哥却因此而发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不久便死在精神病院里;他15岁时就受到过法兰西学院的褒奖,20岁时得到过路易十八赐给的年金,不到40岁就成了法兰西院士,但他也曾被迫流亡达19年之久,受尽流离颠沛之苦。雨果在这种强烈的对照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并且带着这种感受和信念走进了他的未来世界。
    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临终前喊道:“皮安顺(《人间喜剧》中的名医)!……快叫皮安顺!……他能救我的命!”这究竟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抑或是现实主义者的悲哀?巴尔扎克呕心沥血、奋发努力描绘的那个艺术世界,他自己太信以为真了,就像他违背自己的政治偏见,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一样,虽然他的全部同情都在那个注定要灭亡的阶级方面,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在小说中给他们安排更好的命运。这便是恩格斯所说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他用他的巨笔记录了法国社会的历史,他相信自己就是文学上的拿破仑。巴尔扎克是19世纪巨人形象的杰出代表,精力充沛、志向高远、身体力行、信心十足。他是生活的成功者,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他或许过于自信了,皮安顺救不了他,他笔下的任何一个形象也救不了他,他们永远只能活在作者以及读者的心里。巴尔扎克正在他创作的盛年,年仅51岁便离开了他并不愿意离开的这个世界,他手杖上的那句名言“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永远激励着他奋发向上,不过,生活中的许多障碍他并不能一一摧毁,譬如死亡这一障碍他就未能摧毁,并且也不可能摧毁。相信任何障碍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摧毁,这本身就是一种障碍,因为它将妨碍我们认识自身的局限,进而也就成了自身发展的障碍。巴尔扎克的悲哀或许就在于此。
    当代作家卡夫卡是弱者的天才,他对现代人的孤独感、陌生感、苦闷感、恐惧感、焦虑感、负罪感、软弱感有着深刻而又卓越的描写。他的一切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同上个世纪的老巴尔扎克形成了对照,20世纪普通个人面对社会的软弱无力、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都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于是,巴尔扎克手杖上的那句名言“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顺理成章地被卡夫卡改写为“每一个障碍摧毁了我”。卡夫卡临终前要求医生继续大剂量地给他使用吗啡,他最后对医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杀了我吧,不然,你就是凶手。”正像卡夫卡的一生就是被卡住了的一生一样,卡夫卡的最后遗言使得这位医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卡夫卡的一生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常常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又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一生将写作当做自己惟一的财富,但写作又排斥生活;正因为他没有好好生活过,他便特别害怕死亡,而写作最终又将他逼向死亡。卡夫卡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追求事业,而对事业的追求最终又戕害甚至扼杀了艺术家的生命,卡夫卡年仅41岁便撒手离开了人世,这是他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方式决定的,是命中注定的。
    以上只谈到四位作家,可谓沧海一滴。记得十几年前我便留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但却一直没有闲暇和时间静下心来做这一有益而又有趣的工作,因为这工作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学术水平。今日偶得余闲,竟以平常的心态写就了这一短文,读者如果觉得还有些意思,我想这文章便可以续写下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