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说不尽的康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李艳辉 参加讨论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出自康德的这句人类思想史上气势磅礴的名言,铭刻在康德的墓碑上,也铭刻在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学者的心里。
    哲学界有一句话可谓至理名言 “说不尽的康德”。的确,康 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体系具有一种愈久弥新的魅力。我们今天的时代离康德的时代已经很远了,可学者们仍在皓首穷经,并总能在康德哲学中发现当代性。
    今年2月12日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逝世两百周年的纪念日,国内外多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各自最新的《康德传》以及康德著作新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于最近出版了《康德著作全集》第1-2卷,以及《纯粹理性批判》单行本。这个已运作多年,凝聚着许许多多人心血的项目能在此时推出,无论译者还是作为编辑的我,都感到了一种由衷的欣慰。
    上世纪80年代读研究生时,“《纯粹理性批判》研究”是我的专业必修课。还记得当时人大哲学系李质明教授要求我们三个学生,要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逐段轮流讲述自己对康德的理解。当时所用的版本是蓝公武先生的译本。由于这个译本半文半白非常难读,加上康德本人论证的繁复,我们把思维能力全部调动起来,一个学期也才学完先验分析论。虽然那时我对出版一窍不通,但已从一个学生的角度体会到,一个好的译本,对于学习是多么重要。自从梁启超1903年在《新民丛刊》上连载《近世第一大哲康德的思想》,首次向中国人全面介绍康德哲学以来,已经过去一百年了。在这期间,康德哲学周期性地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康德哲学的翻译与研究状况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作为研究基础的翻译工作进展极为缓慢。
    具有这种感受的不仅有西方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导师。1999年的一天,李秋零教授被苗力田先生紧急召唤到家里,当时苗先生正在给学生讲康德。苗先生“质问”自己的弟子李秋零教授,到底何时拿出康德著作的新译本。苗先生一生治西方哲学,以我对先生的了解,从哲学形态上说他可能最喜欢希腊哲学,从人物上来说可能最钟情康德。1997年苗先生主持翻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出版,1999年注释本的《亚里士多德选集》也与读者见了面,先生圆了自己的希腊哲学梦。翻译《康德著作全集》是苗先生的另一个梦。但这个梦得在学生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因为此时先生已经年逾80。
    1999年秋枫叶正红的时候,苗先生带着译者队伍,人大出版社社长和总编带着编辑,与人大校领导、在京有关专家学者一起,在北京郊区怀柔召开会议,翻译出版《康德著作全集》项目正式启动。会上的话题很多,如术语的译法和一致问题等,但中心话题是翻译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的意义。这个话题与“康德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 正因为康德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有意义的,我们翻译出版《康德著作全集》才有意义。
    以我的体会,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的意义在于它是经典。“经典”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滥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真正的经典会留存下来,被反复阅读。读书、编书多年,由于工作和兴趣,所涉猎的书面很广,但常常读完一本书收获寥寥,并为耽误了时间而懊悔。近两年我改变了读书的策略,在我案头摆放的书已经没有所谓的研究性著作,而是经典原著。读了诸子百家,会觉得当今我们人生遇到的大困惑和大问题,古人已经遇到而且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的问题就会存在,人就不会停止思考。只要我们以哲学的方式思考,便需要重读康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