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媒体融合3年谈(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陈莹 参加讨论

    借力资本转型升级
    ■冯 杰(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个人认为“8·18”讲话3年来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融合发展,媒体融合转型也从认识论问题过度到实践论问题。
    我认为传统出版企业的融合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已经上市的传统出版企业,第二种是没有纳入到上市体系中的传统出版企业,二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采取转型升级的手段是截然不同的。得益于通畅的融资渠道,上市的传统出版企业可以更多对资本和技术加以利用,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布局未来新兴内容产业。
    第二种是没有上市的传统出版企业,还可以细分成两类,其一是专注于垂直领域的专业出版企业,心无旁骛地做好某一方面的内容,弱枝强干,剥离与主营业务不太兼容吻合的枝蔓业务,专注于做好自己的垂直和专业领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其二是梳理带有自己独特文化属性的品牌或产品,把其嵌入到与这一文化品牌相近相关的社会资源中去,使其成为成熟的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与其他环节形成价值共生关系。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上市与否,传统出版企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观念必须首先要转变,这是核心。我们讲转型升级,“转型”是指从传统出版产业向新兴内容产业的转型。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将内容品牌与社会资源作多元方式的融合,使出版成为新兴内容产业链上的一环,并与其他环节构建起价值共生关系。“升级”则是指产品经营向版权经营的升级,从满足内容出版到追求内容版权的占有、控制和应用,出版的完成只是实施版权战略的开始。这是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内容产业定义的本质区别。
    传统出版企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概括来说就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就是顶层设计与落地实践。融合发展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完全超出了过去的运营模式和经验,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政策风险。合理性是企业要不要干这件事情,合法性则要从顶层设计层面上解决企业能不能干这件事情。在当下这个转型关键时期,急需相应的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激发出版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与社会资源充分融合。融合发展实质是传统出版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传统出版企业从产品形态,转型为资产形态、资本形态,让一线出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激发企业活力。
    归根结底,融合发展是传统出版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从行政推动开始,加之互联网、技术、资本,一步步实现融合发展。资本扮演着融合资源、重构产业链的重要角色。应该认识到资本能够解决的问题,产品难以或许根本无法解决;产品能够解决的问题,资本或许能够放大规模效应。传统出版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中,资本是绕不过的门槛,通过融资实现产业链上多种资源的高度整合,用资本的力量提高传统出版的市场体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让渡收益预期给资本方,减少转型风险。与资本的融合,有利于出版企业参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借助资本杠杆主动调节产品配置和产业布局,从而实现企业市场估值的提高。与此同时,这个过程还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现代法人制度的完善。(下转第3版)(上接第2版)
    内容渠道技术融会贯通
    ■李 嵘(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
    “8·18”讲话后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表现出许多新亮点。涌现出一批以移动端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网络媒体,并且它们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社交化传播,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媒体转型融合朝规模化、成建制化方向发展,新媒体建设不再是过去媒体内部“部门制”的小打小闹。“中央厨房”的出现,为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几种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以澎湃新闻为例,创造了互联网媒体产品的一个新门类,即原创新闻客户端。如果说腾讯、网易等新闻客户端是门户类产品,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是聚合类产品,它们每天从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上抓取海量的新闻。而澎湃依托于强大的新闻采编团队,品牌定位为“专注时政与思想”(这也是继承了先前《东方早报》的媒体基因),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新闻,填补了互联网市场新闻资讯领域的空白。可以说,澎湃新闻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路子。
    当然,在融合发展道路上还需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和障碍。从根本上来说这个问题的存在会制约互联网媒体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直面全媒体技术能力的欠缺,这个方面的不足既是个人的也是整体性的,都将给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带来莫大的影响。此外还面临商业互联网媒体的挤压。这些媒体利用资本、平台以及先发优势等强势条件对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谈到融合发展要素的问题时,我们常常被问到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技术为王?实际上,对任何一家互联网媒体来说这三者都是重要的,只是由于自身特点和条件不同,侧重点有所不一样。比如,澎湃新闻以打造原创新闻为重点,因此更加注重内容为王,但也绝没有放弃对技术和渠道的重视。其实,我认为媒体融合最难做好的就是将这三者融会贯通,而这也正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意义所在。
    过去,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都是单一的,报纸无法提供影音内容,而广播、电视节目也无法付诸于文字供人们长期检索和深入研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媒体第一次能够将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内容同时整合到一篇报道中,并且网络还为此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储存空间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廉成本。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些表现形式时往往难以做到根据需要“随心所欲”,有时很大程度受到原先媒体工作手段方法的习惯性影响,让我们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传统媒体可以向新兴互联网媒体学习的有两点:一是“快”,这其实是新闻传播最本质的特征,但传统媒体由于面对新时代受到了技术条件的影响,又经过了多年长期的积淀,反而有些淡忘了这个“快”字;第二是“新”,不仅是新内容,还有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传播手段。我认为,网络媒体对于传播力影响力的孜孜追求也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快”和“新”才是它们打造传播力影响力的两件最重要的武器。
    人才技术资金是主要制约
    ■杜海涛(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是传统出版机构在面临融合转型过程中最急需破解的难题。首先出版企业的体制需要进一步突破。期刊出版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亟需进行资源、人才及资金的补充,但囿于无法引进社会资本难以推进。同时,数字化转型升级离不开骨干员工及高端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带动和贡献,但由于体制的限制以及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出版企业很难吸引到这类高端人才。
    此外,期刊融合转型还需更多政策支持。期刊是我国出版领域的重要阵地,传统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期刊融合转型的相关政策支持并不到位,希望能在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期刊出版单位更多扶持政策,以促进期刊的融合转型与发展。
    人才、技术、资金这3方面是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人才因素。公司自2012年起陆续引进20多人的技术开发团队,同时大力引进符合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运营人才、视频人才等很难自主培养的人才队伍,自主开发了数字化平台和多个PC端、移动端新媒体产品,逐步形成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格局。
    技术因素。新开发的新媒体产品和项目是以技术为驱动,传统媒体主要是内容为驱动,因此要推动融合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需加入技术要素,才能将现有资源进行结合并盘活。卓众出版引进并建立的自有技术开发团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一些新媒体产品能够上线运营并进行运维支持。但相比互联网企业来说仍然差距很大,仍然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力量。
    资金因素。新媒体项目所需资金量大,投入期长,不确定性较大。卓众出版已经依靠自身力量竭尽所能地进行投入,由于投入点较多,公司的自有资金不能够满足项目资金的需要。因此,通过一些产业资金或项目支持来扶持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融合转型之路充满探索和试错,卓众出版自2005年开始试水互联网,2013年全面发力数字化转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曾走过一些弯路、收获了宝贵经验。
    首先是产品定位要清晰,做专做精。对于行业专业类期刊出版单位来说,定位切忌大而全,要有清晰的产品定位,做专做精,与核心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优势。
    其实是要组建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媒体融合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要想准确的对接业务需求,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产品开发和维护都缺乏保障。
    最后是公司转型所需的全媒体人才坚持自我培养和外部招聘两手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完全依赖于外部招聘是行不通的。外来人员或许能够掌握技术和资源,但是因为其不了解公司的文化、资源和体制机制,不能迅速融入团队无法带动团队的全媒体建设。只有内部促使一部分员工完成自我转型,同时通过外部招聘补充专门技术人才,实现内外人才互补,才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将资源合理转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