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部中国记者守望社会责任的实践读本——评《下乡手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高钢 参加讨论

    
     《下乡手记》 王慧敏 著 中华书局
    我与王慧敏至今未曾谋面,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十多年前他在人民日报开设个“下乡手记”的个人专栏,那是人民日报第一个开设的记者个人的专栏,之中谈及的事情都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和农村领域的各种问题,那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观察进行的夹叙夹议的述评性文字,每篇文章涉及的问题表象人们或许并不陌生,甚至司空见惯,然而却未必能够洞察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有关人民命运,社会进步的重大关联。
    我当时在新闻界工作,从这个专栏中,我更多感到的是中央党报对民生的关注,对中国变革进程中各种矛盾的忧虑,对中国社会进步的真诚渴望。
    十多年后,当我看到王慧敏当年的“下乡手记”形成这样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读本,不免感慨时光的飞逝。当年对现实问题的充满责任精神的批评性思考,今天已经成了回顾历史的文字。当年的那些问题,有些今天已经不见踪影,有些今天依旧存在,有些移形变态之后更为严重。但是中国进步了。我们目睹着中国在各种矛盾与纠结中改变的同时,也目睹着新闻记者在中国社会进步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恩格斯说过,新闻记者的最大荣幸就在于他们能够目睹历史怎样形成。我觉得当代中国记者的荣幸不止于此,他们不仅目睹着中国改革开放当代历史的形成,而且为这番宏大的民族命运复兴的历史变迁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王慧敏的“下乡手记”是中国新闻记者用自己的职业工作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过程的一个缩影。这部新闻报道和评论集成的著作让我们看到中国新闻记者群体具有的精神品质:
    新闻记者应该以忠于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
    1842年马克思为《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被查禁一事的撰文中说:人民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恶、欢乐与痛苦。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
    忠于人民利益需要以了解人民利益为前提。要想知晓人民的意愿和渴望,欢乐和忧苦,困难和需求,就必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与人民同呼吸,共体验,从而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情状,认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知晓维护人民利益的方法和途径。在王慧敏的下乡手记中,当我们阅读《真想再见到老杨的菜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增收关卡知多少》《农民负担重在哪儿》这些篇章时,能够看到一个记者对民众需求的关注,对民众疾苦的忧虑,对救助百姓发自内心的热忱。
    新闻记者应该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工作的终极目标。
    1849年2月,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社会变化过程的反映者、记录者,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呼吁者、推动者。新闻传播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政治的昌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这些目标的实现途径,会因国度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差异而呈现复杂的形态。中国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国情和民情,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与问题,特点与规律,方式与途径,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工作产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
    在王慧敏的下乡手记中,当我们阅读《表面文章谁来改》《干部为啥多》《政绩可别变劣迹》《养台车一年花多少钱》这些篇章时,能够看到一个记者对中国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高度敏感,对阻碍社会进步的弊端的沉重忧虑,对推进问题解决,促进弊端革除的强烈渴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