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作家研究勿戴上学术成见的“紧箍咒”——读《刘大白评传》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 王嘉良 参加讨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大白算得上一位能够“入史”的作家,但论其文学成就,大多只涉及其“早期白话诗”。这其实是不全面的,刘大白在多个文学创作领域均有建树。他不仅是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之一,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中国新文化文学也有开创者之功。刘家思的《刘大白评传》以翔实的史料、精到的评述,展现了刘大白多方面的文学成就。 
    纠正以讹传讹 还原作家固有价值 
    通读该书,我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作者对刘大白的整体把握打破了以往作家研究单一割裂式的局限,实现了作家固有价值的还原。这首先源于作者进行的大量文献史料发掘。以往刘大白研究的不足主要源于定位不准、研究资料比较有限。作者除了对已结集出版的相关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外,还先后赴国内外30多个图书馆、档案馆和纪念馆发掘有关文献史料,为厘清刘大白的人生真相奠定了坚实基础。正由于此,这部书纠正了以往认识刘大白的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显示出作者评说刘大白的足够底气。 
    该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刘大白的评述以他的生命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线索,将其文学创作、文学活动和事业(仕途)、爱情、交游融为一体,全面展现了其悲喜沉浮的一生。同时,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融社会批评与主体剖析于一体,立足社会转型的背景,把握其人生历程、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透视其读书、从教、革命、出版、创作、从政等经历,对其人生观、文学观、价值观等作了较为全面深刻的审视。书中揭示了刘大白由晚清士子向融民主革命者、思想文化先驱、白话文学开创者和现代文论家于一身的现代先进知识分子转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了刘大白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巨变中所产生的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复杂思想因子,为读者勾勒出我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一种鲜明类型。 
    突破学术成见 执着求真 
    作家研究要想求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是否秉承独立思考、执着求真的精神至关重要。近年来,刘大白研究不能深入、人云亦云的评说占多数,这不仅使人们常常难以公允地看待一个复杂作家的生平事迹和社会贡献,也使得文学研究戴上了“紧箍咒”。刘大白的人生旅程较为复杂,他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后来加入国民党,身份不似革命作家。论其创作,人们大抵只注意他早期的政治抒情诗和描写农工苦难命运的底层叙事诗,他的其他文学成就大多被湮没。该书的一个重要突破就在于,作者没有受以往学术成见的束缚,而是执着求真,对刘大白为中国新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多方面成就,给予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尤其重视作家个体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对其人生走向的支配作用。 
    该书不仅论述了刘大白为我国新诗文体创建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还用相当篇幅论其散文创作成就,为读者确立了一位卓有建树的“散文家”形象。刘大白的散文创作起步很早,早在辛亥革命时期,他就在《绍兴公报》上发表杂文,“五四”时期,编辑了《责任》、《午钟》、《黎明》等杂志,并在《教育潮》、《浙江青年月刊》等副刊上发表散文。他的散文直面现实,其笔锋之锐利、思想之鲜明、表达之畅达,在当时白话文创作中并不多见。但这些散文,除了极少数收入《白屋文话》、《白屋书信》等集子中,其他大量散见于各种报刊。作者系统地收集和研究了刘大白四、五百篇散文,其中有一批是以往研究中从未提及的,如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留经”《宣言》和《请愿书》、《浙江图书馆落成记》、《萧山衙前农村小学校校歌》、《湘湖师范校歌》、《哥尔基在中国的生死》等。这些文本是研究刘大白的珍贵资料。 
    重视资料 有一份依据说一分话 
    该书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作者对待学术研究的求实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这首先体现在著作完整的体系建构上。作者以刘大白的人生旅程为依据,将其一生分为九个阶段,列为九章,在每章中分别对其人生状况展开多方面的探讨。其次是写作方式学风严谨、操作规范。正如“后记”中所述,作者为了完成这个课题的研究,做了充分而艰苦的基础工作,不仅努力发掘第一手资料,而且实地考察了刘大白生活和工作过的平水、绍兴、衙前、杭州、上海、南京等地,访问了刘大白的亲友以及相关的研究专家,不断求证、落实史料。正是基于此,该书不仅引证文献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做到有一份依据说一份话。例如,对刘大白是否加入同盟会的问题,作者对以往的“1914年在日本加入说”颇有质疑,就采取了“存疑”的方式予以说明。这种操作方式值得提倡。我认为,严谨的学术态度是进入学术殿堂的基础。就此而言,该书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个示范。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