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阿来再谈文学奖:用文学本身的标准去要求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方日报 陈祥蕉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 
    21日,2014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迎来多个重磅压轴活动。其中包括两场主编对谈——著名作家阿来与《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学评论家施占军对话;著名先锋作家格非与《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家邱华栋对话。他们探讨了文学界过去与现在两大写作潮流,先锋写作和非虚构写作。
    同时,今年文学周的新增单元“国际版权交易论坛”系列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著名作家、学者于丹与国际知名版权代理托笔·伊迪和丹尼尔·沃茨亮相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千人会议厅,开讲《中西文化趣谈》,观众反响极其热烈。另外,“荷兰文学中国之行”的两场讲座《恐龙啊恐龙,你怎么变成鸟了》和《如何不费兵力,仅用语言征服世界》也吸引了很多钟情荷兰文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观众。当天晚上,袁绍珊、江涛、宇向和马莉则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女诗人聚会《诗意——今夜,与她们看见诗》,以多元视听的形式来呈现诗歌之美,探索其深度表达。至此,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与观众相约明年8月再赴文学盛宴。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小说家阿来,近日因为在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获零票的事件成为新闻热点人物。虽然大家对此事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对他参评的作品《瞻对》并不熟悉。《瞻对》是阿来花费了两年时间来收集材料后才动笔写作的非虚构作品,最先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的非虚构栏目。对于这个作品,《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文学评论家施战军有不少话要说。21日,阿来和施战军的对谈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对于观众源源不断的提问,阿来也一直从容应对。特别是对于现在的文学奖是否客观公正的问题,他表示:“希望用文学本身的标准去要求文学。”
    非虚构小说《瞻对》 
    让非虚构写作有了深度和思想 
    施战军认为,阿来在我们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创作持续能力非常强的作家。他的成名作《尘埃落定》广为人知,获得茅盾文学奖。在那个时候,阿来在整个文坛还是比较陌生的面孔。施战军说:“我们可以遥想,他获奖的那个年代,中国文学整个的评价体系非常健康。《尘埃落定》被文学界公认为是那个年度最重要的作品。阿来的语言,由于他过去写过诗,另外他身上流淌着藏区的血,他的文学思维里有一种更新鲜、更有活力的言说系统。”后来阿来又写了一系列重要作品,比如《空山》、《格萨尔王》等。
    阿来的《瞻对》,在施战军看来,是中国非虚构创作的一个标志性作品。他看到的很多具有现实精神的非虚构作品受到国外创作的影响,里面其实还缺少一些更厚重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阿来写出了《瞻对》。“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口号,没有任何生硬的东西,从材料到思考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那部作品虽然读起来有很多的文献在里面,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很难读懂,但它的意义极其重大,这样的作品是人们最渴望、最需要的。它标志着非虚构不仅仅是面对现实发问的,不仅仅把现实的逼真性展现为审美取向,从此我们的非虚构开始有了深度,有了渊深博大的想法,它真正有了担当性。”
    由于文献量比较大,还要把这些文献非常扎实地、选择性地发表出来,《瞻对》成为《人民文学》编辑史上下的力气最多、编辑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施战军透露:“我们为《瞻对》曾经在编辑部开了十几次会,我们一定要郑重地把它发表出来。果不其然,它引起了多方关注,从上到下的读者,那段时间反响非常热烈。所以那一年发表以后,《人民文学》年度奖评奖的时候,阿来老师得了全票,是几年以来的唯一一个全票,这是众望所归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