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深圳商报》:《三生有幸》书眉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三生有幸》吴相湘 著中华书局2007年10月定价 38元

     ●严晓星
     
     在江南水乡偷得了浮生数日闲,借着初冬的温煦阳光读完了友人李君责编的吴相湘《三生有幸》。吴相湘先生是海外研究清史、民国史的大家,晚年记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绩,最终落实在“三生有幸”四个字上,后人读来,自然就是在分享前辈的幸运了。只是我的读书法是典型的“不贤者识其小”,眼光总向着边角去:厚厚一卷读完,萦绕于怀的,每每只落得几则掌故、些许感想。且整理出数条随手写于书眉的文字来,朋友若能分享自己的乐趣,也算又多了一份幸运。
     第55页述明正德帝游大同的历史记载与传统戏曲中的李凤姐故事,激愤地说:“官书记载情况是这样恶劣,而民间传说,戏剧搬演反渲染成‘佳话’,风流余韵,迄今尤甚。‘戏剧是社会教育最好工具’真不知从何说起。”按:这是社会心理学课题。民众的精神状态如此,可知民族性矣。谁说现在就不是这样呢?被青皮侮辱了是惨事,被恶少侮辱了是寻常事,被皇帝侮辱了是幸事!人的奴性真是可悲。
     第62页:“我在北平时常听故老传说:顺治皇帝(康熙帝之父)喜爱菠菜,称之为‘红嘴绿鹦哥’。北京一年四季有菠菜,传说即为迎合帝旨。深恐帝一旦传菠菜,而无菜品供御,可能要受处罚。但我在故宫文献中没有看到有关记载……”按:鲁迅的杂文名篇《谈皇帝》中说:“往昔的我家,曾有一个老仆妇,告诉过我她所知道,而且相信的对付皇帝的方法。她说——‘皇帝是很可怕的。他坐在龙位上,一不高兴,就要杀人;不容易对付的。所以吃的东西也不能随便给他吃,倘是不容易办到的,他吃了又要,一时办不到;——譬如他冬天想到瓜,秋天要吃桃子,办不到,他就生气,杀人了。现在是一年到头给他吃波菜,一要就有,毫不为难……’”吴相湘“常听故老传说”,可见这个说法在北平流传极广,不排除当年鲁迅也有耳闻的可能,作文时妙手偶得,托之以“往昔的我家”“老仆妇”了。
     第73页:“明德中学是胡子靖先生创办……素有‘少爷’学校之称。学校当局做到了‘一望而知为(胡)安定弟子’。就是说学生服装整齐清洁,风度仪表,与众不同。”按:过去有以同姓的古人指代今人的传统,言者、听者都无须明指而心领神会。比如李贽写信给朋友大讲“顾虎头虽不通问学,而具只眼,是以可嘉”,这里说的可不是小字“虎头”的晋朝大画家顾恺之,而是李贽的好友、蓟辽总督顾养谦。二顾一文一武,不明白李贽怎么会拿他们互代,此处以北宋学界领袖、教育家胡安定指代明德中学校长胡子靖就妥贴得多了。以胡安定指代姓胡的教育家,更妥贴的一回见于胡适日记:有人写信给胡适,信封上就直接写某学校胡安定先生收,竟然也就到胡适手里了。要搁现在,邮局岂不是要打上查无此人的戳子退回给寄信人么!
     第123页:吴先生出于研究历史的需要,迫切希望看到更多的史料,但国民党中央党史会有决定:“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以前史料可以公开,以后则关系‘最高机密’不予公开”。一九六○年春,在蒋介石、宋美龄出席的一次教授同志春节聚餐年会上,吴先生“首先起立慷慨陈词”,要求党史会主委罗家伦公开答复断限的历史依据,甚至炮轰:“敢说罗主委实际上是并不知何者机密性高,只是用‘最高机密’作掩护而已。”吴先生很高兴地注意到,“蒋夫人在我说完后,即举杯向我敬酒(清水代酒)”,而蒋总裁综合答复大家的问题时,也说到“史料对同志应予公开”。然而,“不幸这‘五四’人罗家伦始终没有遵行……”。按:吴先生的书生气真是太浓了!罗家伦哪有本事抗拒最高指示,他不开放史料,正是因为不开放才是蒋的真正用意!蒋承诺开放,只是说说而已,做样子给知识分子看而已。不开放的责任,就给下属担去吧。这样的初级帝王术,研究历史的吴先生竟然不知道。
     第171页:胡适给吴先生函的末尾说:“我看你信尾记月而不记年,你是治史的人,似宜养成记年月日的习惯,并使学生人人养成同样的习惯,你说是吗?”吴写道:“适之师手翰末特嘱信件要记得写年月日一事,确实重要。多年来我已养成习惯。但我保存的多位前辈或同辈手函,大多只写月日,没有记年;幸来信封上邮戳还可资参证。今特记述于此,企盼青年朋友注意,将来一旦成名以后,这些信札就是史料。”按:学人成名,信札是史料,不假,可吴先生这样的理解还是窄了。我想胡适的意思是说,研究历史的人应该养成尽量精确、原始地保存文件档案的习惯,这样便于核查、检索,不给将来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些也都是学术史的资料。所以,胡适才强调“你是治史的人”。
     第217页:吴先生赠胡适以高丽纸,并引《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所记胡适的话:“……高丽纸里有纤维,才能持久。抗战期间重庆出的书,看来纸张很坏,但里面有纤维,倒也可以持久。”按:我买旧书的经验也是如此。抗战间重庆的土纸本大多看上去破败不堪,但内页往往韧而不脆,不霉不蛀,竟比许多当时的精印书保存得还要完好。
     第278页:“一九四八年即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美国会两院协调通过援华法案中特列‘晏阳初条款’,即设立‘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闻讯,特再三电报国务院指陈:‘农村建设条款使我特别满意,因为这似乎是步向问题的核心……’”然而,“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在大陆工作不过一年余,即因局势激变而迁设台湾……”。按:司徒雷登终究是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绝不肤浅。现在回头看,中共革命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当时的机遇可谓是千载难逢,错过一个都不行。若时间充裕,“晏阳初条款”得以实行,中共要通过土地改革在短期内凝聚人心,困难就大得多。毛泽东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司徒雷登觉察“中国农村复兴”计划“步向问题的核心”——他们都目光如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