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是对不同民族生产生活、文化习俗、居住环境以及历史演变的艺术再现,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一部分。从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歌舞剧《麦西热甫到我家》,到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舞剧《仓央嘉措》、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族歌舞精品剧目,使民族歌舞在当代舞台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族,博采众长,这是民族歌舞在当代实现蓬勃发展的重要经验。 精神坚守+形式创新,核心竞争力所在 说起民族歌舞精品剧目,《云南映象》恐怕是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作为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自2004年问世以来,不仅因其对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传播而受到赞誉,还因闯入资本市场、尝试打造“全产业链”而引发持续关注与讨论。 在这部作品中,《混沌初开》、《太阳》、《土地月光》等章节,艺术地再现了云南各民族生产生活与宗教祭祀等活动场景,插秧鼓、象脚鼓、太阳鼓等传统乐器,以及从村寨中收集的数百套手工绣制的服装等,都被搬上了舞台。海菜腔、烟盒舞、打歌等民族民间歌舞,以原生态的演绎方式,塑造着缤纷的“云南映象”。整部作品贯穿着对民间艺术之“魂”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呈现。如杨丽萍所言,“原生态”就是“每个动作要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 然而,这部作品又不全是对原生态的照搬。无论是艺术理念、整体构思、舞美设计,还是运作方式、演员管理、演出组织,《云南映象》都可以说是现代化的产物。有学者认为,《云南映象》对原生态的改造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的产业化发展;二是为适应舞台表演,民间歌舞在形式上的变化;三是舞台化的原生态民间歌舞,对民间活态文化的改变;四是对文化传承人而言,职业化的演出和城市化的生活对农民本来生活的改变。总之,《云南映象》逐渐被打造成了精致的大众文化产品,它的意义更在于丰富了我们这个强调一体多元的文化市场。 《云南映象》的坚守与创新,是许多新创民族歌舞精品剧目共有的品质。然而,在表现手法上,与《云南映象》以歌舞集的形式阐述对自然的崇敬、对生命的感悟有所不同,一些新创民族歌舞精品剧目更强调一个“剧”字,它们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剧。比如,歌舞剧《麦西热甫到我家》以一对年轻人在麦西热甫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并收获幸福的故事为主线,把麦西热甫对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诗剧《行歌坐月》以侗族传说里珠郎和娘美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歌舞剧《仰欧莎》讲述了在苗族民间流传的仰欧莎与太阳神的神话爱情故事。 市场化运作,现代生命力所在 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大型舞台剧。它以鄂温克族使鹿部落领袖玛丽亚·索为原型,讲述了玛丽亚·索年轻时的爱情和梦想,以原生态的艺术表现手法诠释了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与宗教信仰,其中,不仅有活灵活现的“鹿舞”、“仙鹤舞”,还开创性地以舞台形式展现了国家级“非遗”萨满舞。 从2011年起,每年暑期,《敖鲁古雅》都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驻场演出。演员中,既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村民,也有在呼伦贝尔学院学习音乐舞蹈的学生,大家不仅能根据演出的情况获得相应的报酬,学生们还能够在丰富舞台经验的同时,获得舞台实践的学分,一举多得。 此外,5年来,《敖鲁古雅》还在全球进行了400多场巡演,有效地提升了鄂温克族文化的知名度。在这部舞台剧的推动下,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旅游业快速发展,百姓增收,而曾经淡出人们生活的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驻场演出(简称“驻演”),是民族歌舞精品剧目进行演艺市场化探索的重要模式。如果说巡演是打造品牌、树立声誉的方式,那么驻演就是将这一品牌的声誉延续下去、使文化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对全球范围的演艺产业而言,驻演早已不是什么新理念、新模式,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空白,民族歌舞精品剧目率先迈出了一步。 比如,《敖鲁古雅》在呼伦贝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当地文化地标性建筑——呼伦贝尔大剧院驻演。藏族大型歌舞乐《藏谜》拥有专属的驻演地——九寨沟藏谜大剧院。这座占地面积20亩、能容纳1500名观众的藏式建筑,是九寨沟乃至四川首屈一指的优质剧院。此外,民族歌舞精品剧目的驻演地,往往设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旅游城市。旅游为这些剧目带来观众,而这些剧目又增加了旅游城市美誉度,可谓“双赢”。 驻演,是激活演艺产业链的一种手段。打造过硬的创作与演出团队,整合演出制作、演出剧场、演出运营三方的资源,满足细分市场下的观众需求,实现市场化运作,才是演艺产业链的关键所在。对于资本运营的新型市场化演艺企业而言,这条路仍在摸索阶段。 2014年底,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该公司是我国首家舞蹈演艺上市企业,经营范围是定点演出、国内巡演、海外巡演及大型歌舞演出编导业务等。目前,剧目演出收入、政府扶持资金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分析认为,这种商业模式无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是当地的文化产业保护而言,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就业务而言,可以拓宽舞蹈的商业用途,不仅仅局限在剧目上,发展衍生产品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