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1927—2012)是国内外知名的水利水电专家和坝工权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同时,潘家铮还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数量丰富,质量上乘,深受读者欢迎。 科学家与科幻文学 潘家铮从事科幻创作完全出于偶然。按照《科技潮》时任社长兼主编李慰饴的回忆:1992年3月,李慰饴就三峡工程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采访潘家铮,随后向潘家铮约稿,没想到潘家铮当即拿出几篇自称“练笔”的科幻小说。很快,《康柯小姐的悲剧》刊发于《科技发展与改革》(即《科技潮》前身)1992年第7期,随后《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又连载于《科技潮》1993年第1、2期。1993年8月,潘家铮将其科幻作品结集,命名为《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7年恰逢国际科幻大会在北京召开。是年7月,科学普及出版社又出版了潘家铮的科幻作品集《偷脑的贼》。2006年9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潘家铮此前发表及未发表过的科幻作品30篇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名义分4册出版,分别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2006年12月14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科学家一向以思维严谨著称,似乎与以感性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大相径庭。然而,潘家铮偏偏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创作出大量的散文随笔以及科普作品。然而潘家铮仍不满足,大概他觉得一般的文学作品还不足以表达他饱含激情的思维与心境,一定要创作“真正的”、更占主流地位的小说作品。理工出身的潘家铮迷上了科幻小说这一形式。 科幻作品注重幻想的特征,更需要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当此时,潘家铮就表现出了科学家的另一个特征:丰富的想象力。 构思、题材与科技内核 科幻小说的独到之处就是构思的重要。一篇科幻小说的构思是否精巧奇妙,有时直接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否。 就构思而言,潘家铮实可谓独辟蹊径,他总是寻找最容易吸引人的“点子”。比如作为一名以量化为标准的科学家,潘家铮关注“人的生活能否量化”:《人才天平》肯定了量化标准却指出了它的难以实施,《关于PMP程序的故事》描写了有人试图对人际交往量化处理却弄巧成拙,而《康柯小姐的悲剧》则揭示了感情难以量化的残酷事实。 潘家铮科幻小说中的题材可谓五花八门。作为一名水利水电工程师,潘家铮虽然对有关水利的题材也有涉猎,但更多的却是关注其他领域的进展,诸如电脑、网络、人工智能等。而且潘家铮深入探讨了各种技术进步:《高科技杀手》探讨了高科技犯罪,《神眼》探讨了超常器官使人具有超常能力,《偷脑的贼》探讨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还魂奇案》探讨了将智慧数据化的可能,而《洞中幽灵》则探讨了通过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永生的可能,《地球末日记》描述了彗星撞地球的灾难及人类的自救计划,《绿色瘟疫》描述了生态灾难及其解决方案。 当然,潘家铮所热衷探讨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多的是科技发展下人的思想与行为。比如《梦里乾坤》《雀巢梦》《吸毒犯》几篇作品,都展示出技术进步对人欲望的刺激与提升,提醒人们予以警惕。作为科幻文学的一种形式和思考,潘家铮在其科幻小说中也探讨了不同生命形态及相互间交流的可能。《南柯之战》探讨了蚂蚁的社会秩序,而《晶晶的抗议》则探讨了宇宙中的生命与能源。 有些科幻作品与潘家铮的工作直接相关或十分接近。《子虚峡大坝兴亡记》是与潘家铮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篇科幻小说,描写了有关水坝工程的建设;而《地下忠魂》在描述科技工作者自我牺牲精神的同时,也作出诸多与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表达。 文学与人文 潘家铮自幼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刻影响,而这些思想以及语言形式都被融入他的科幻作品。历史题材科幻小说是科幻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潘家铮对此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尽情展现他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学养。如《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宋徽宗之死》《古墓沉冤》等都是这类重新解读历史的科幻小说。潘家铮同样也受到新文学的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潘家铮始终在关注与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并主动学习和借鉴。 在潘家铮的科幻小说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鲜明风格。在《UFO的辩护律师》《沉默的橡胶树》《梦里乾坤》几篇作品当中,潘家铮刻意模仿了福尔摩斯及其助手华生的故事,以崭新的中国人物以及高科技犯罪的故事予以替代。潘家铮也十分关注人的情感,这里“情感”的内涵十分丰富——有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有晚辈对长辈的崇敬,有朋友之间的友情,自然也有男女之间的爱情。 关注现实 对于科幻小说,潘家铮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科幻文学至少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探讨和商榷:一是科幻小说不宜简单仿效外国,应有本土风味,他希望自己能走出一条创作“中国本土科幻作品”之路;二是科幻小说不应过于脱离现实,单纯描写星际战争式的科幻作品对青少年无益且有副作用,他希望自己能在科幻小说中写出人情味;三是科幻小说不应只展现物质文明,还应对人的精神世界予以描摹和揭示。有人认为潘家铮的科幻小说属于“社会科幻小说”或“科幻教育小说”,对此潘家铮本人十分认可。 科幻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潘家铮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他极力推崇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创作原则。潘家铮喜欢描述贴近现实的科幻题材,当然这些现实又因科技的发展而变得与真正的现实有所不同。比如潘家铮非常喜欢在科幻小说中涉及伦理问题:《镜中人》探讨了复制人的伦理问题,《思想探测仪》探讨了人的思想被探知后的伦理问题,《勾魂使者》则探讨了用极端方式解决社会冲突的伦理问题,《天道》探讨了人在进餐中的伦理问题但难以给出正确答案,而《死亡方案》探讨了生命的伦理问题却最终获得了圆满解决,《蛇人》则涉及有关生物伦理的问题。 尽管科幻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从目前所能读到的作品来看,无论就科幻小说的一般表现形式,还是对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文学分寸的把握,甚至对科幻概念的基本认知,潘家铮都是当之无愧的科幻作家。以职业科学家的身份从事科幻创作的,在欧美等国家其实不少,但在中国这类作者却相当罕见,而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写科幻者,则惟潘家铮一人。假如要书写中国科幻文学史,潘家铮及其作品就不可回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