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应松《还魂记》当神不在的时候,作家何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赵兴红 参加讨论


    
    陈应松的《还魂记》选择鬼魂作为第一叙述者,以鬼魂还魂的艺术形式,上演了一幕幕中国乡村的《鬼魂奏鸣曲》。与小说不动声色的叙述风格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文本所呈现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亡灵叙事,给这些荒诞的现象套上了一层皇帝的新装。
    本文从朴素的文学观、现实的生死观、灵魂悲剧与神性的呼唤三个方面来阐述这篇小说的要义。
    朴素的文学观
    文学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阅读体验中读者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作者也同样。陈应松在他用一部一部的获奖作品来验证文学的功能之后,也就是在他的写作日益走向成熟时提出:文学到了一定的时候,是要说真话的。写出内心深处最为深刻的记忆,不管它对于一个成熟的写作者是意味着伤害还是荣耀。内心的真诚和这种朴素的文学观支撑他完成了小说《还魂记》。
    小说最大的特色是用魔幻的手法,最大程度说了真话,就是在一个完美的魔幻叙事外壳下面,袒露了社会的世情百态,更多的是丑态。
    一个在监狱中待了20多年的服刑人员,被同改殴打致死,以鬼魂的形式来到故乡,带着热切的愿望回来,没想到现实比愿望更加凄楚。如果把监狱称为里面,外面的世界更加百无禁忌,直来直去,里面反而成了清汤寡水,婉转温柔。
    在监狱里面因获得提前释放被同改打死,是燃灯的第一次死亡,也就是肉体的死亡;回乡后被村民群殴才是真正的死亡,是精神上的死亡和幻灭,没有精神引领的死亡是彻底的死亡。
    以监狱为参照系,以在监狱服刑死后的人物的灵魂为主人公,寻求救赎,寻求故乡和家园,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也是一个更有批判力度的视点。
    小说往前推进中,这种力度节奏掌握得很好,在高潮到来之前永远是冷眼旁观。一系列的匪夷所思,在作者笔下不动声色地还原。叙事技巧是高明的,一点点往前推进,过去的事情在闪回中一点点地呈现。与作者的不动声色的叙事风格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文本所呈现的一系列的触目惊心。
    选择鬼魂作为第一叙述者,以鬼魂还魂的艺术形式,给这些荒诞的现象套上了一层皇帝的新装。莫言读了马尔克斯、福克纳的魔幻现实主义,却发现山东高密农村早就有了,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我们的志怪小说都是魔幻的。
    最初拿到这部小说,我以为是昆曲《还魂记》的现代版。明代传奇《还魂记》又叫《牡丹亭》,来源于中国宋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写的是杜丽娘与柳梦梅在人间不能得以成全的事,在鬼魂世界实现了,经阎王爷批准,杜丽娘得以还魂,还魂后才正式“成婚”,是对至情至性的爱情的歌颂。
    这部《还魂记》,更像200多年前瑞典的斯特林堡写的《鬼魂奏鸣曲》,通过鬼魂的对话来揭露各种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欲横流,尔虞我诈、利欲熏心的社会丑态,情节扑朔,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鬼魂奏鸣曲,奏出了群魔乱舞的哀歌。
    某种意义上,这部《还魂记》是一首中国乡村的《鬼魂奏鸣曲》,相信其意义将日臻凸显。
    现实的生死观
    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是一种现实的生死观。
    小说一方面强调活着的意义,燃灯在成为鬼魂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寻找人间的爱,他在受尽苦难之后渴望回到故乡,幻想着踩上他的“养生地”,还魂到人间。对于一个死人来说,“我若是活着,什么都是温暖。就是被目前揍了逃到竹林里哭泣也是温暖,赌气也是幸福的。”
    另一方面又怀疑活着的意义,主人公在还乡的过程中,他的生死观尚不确定,因为他深深地体会到,“活着是受罪,我也许不该活着,也许当初溺死是我的福气呢”,他看到许许多多在世上走来走去的人,其实已经死了。
    全村的人都被村长的一场假酒毒成了瞎子。成为瞎子的人还要感谢村长,因为没瞎之前,许多人偷鸡摸狗,瞎了之后就金盆洗手了,没瞎之前沉溺于赌博,瞎了之后安心搓草绳,倒可以养家糊口。成为瞎子的人有关于生死的辩证法,以为村长那坛假酒,不知拯救了多少坏人。
    生与死是可以互换的。生的人变成了瞎子,瞎子看不见光明,肉体和精神都生活在黑暗中。死的人还可以生,借助自己的养生地,得以还魂。
    生与死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狗牙死了之后,躺在棺材里,面带微笑,与荷花为伴,宛如荷花仙子。而她活着的时候,生不如死。
    “未知生,焉知死?”活着是一切,死了也是一切。当死了和活着没什么区别的时候,生命的虚无感油然而生。虚无的背后,是关注世人的责任。小说对于死亡的追问和对于生命的思考,警醒世人,发人深省。
    灵魂悲剧与神性的呼唤
    读这篇小说会有刺痛感,能感觉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疼痛与艰难。
    一是疼痛。这是一篇关于灵魂的悲剧。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写得最令人震撼的是小说的结尾烧狗牙。狗牙在小说中是一个美好的象征,瞳孔里宛如莲花在飘曳。燃灯的回乡之路,是寻找美好之路,也是寻找爱和归宿之路。
    燃灯在返乡的过程中,看着狗牙在生活中一次次地遭受屈辱,生不如死。最后遭到凌辱之后,不幸死去。狗牙死后葬在她的养生地,楚王之乡,鱼米之地。作者把她死后的状态写得如此美好:“荷花半开半合,鲜艳粉嫩。几株荷花和伞盖似的荷叶,栩栩如生地生长在她的棺材里。一个少女卧在花丛中,面色红润,身轻如燕,浮在水中,发出奇异的香。这是野猫湖最隐秘的美景,是亡灵的天堂!”
    如果以此结尾,不是灵魂悲剧,灵魂在天堂找到了皈依,燃灯归乡的灵魂也会安然归去。悲剧在于,把这样的美好渲染到极致的时候,用一场人为的大火,把美好的憧憬、美好的愿望断然毁灭。瞎子村的村民把死去的狗牙当作妖孽,以为狗牙的不腐是导致村里其他的孩子接二连三地死去的原因,于是他们把狗牙的棺材挖出来,将她抬出棺材,再一次把她弄死。与真正的纵火犯不同,他们这一次非常积极踊跃,把狗牙连同荷花、荷叶,还有鱼,一同烧成灰烬。场面描写既是抒情、悲壮的,也是戏剧化的,非常震撼,是刺痛人的那种悲痛。
    这场大火,是一场意象之火,愚昧之火,他们要把天烧穿,烧到所有的美好一点都不剩。还有更绝望的是,他们继续在烧过狗牙的火堆里,又把燃灯的灵魂以死魂灵的名义投进大火,怀着最深邃最刻骨的诅咒,七手八脚地把他摁进火里。灵魂背负着仇恨而归,但他的内心没有仇恨,他是为寻找成长的温暖和人间的爱还魂。灵魂是为爱而回,却因最深刻的诅咒而亡。灵魂没有找到皈依。最遥远的路途还在远方。
    二是呼唤。我想作家一定不甘心这样的幻灭,这样的写作,在结尾还留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若隐若现。“在渐渐熄灭的火堆里,有一朵莲花却还在盛开”,闪烁着光芒。这是文学对神性的呼唤,这也是文字所应保留的光芒。为天地立心,重建精神家园,呼唤文明、公平、正义、美好重返人间。
    在无神论的时代,作家何为?用爱去写恨,背负着仇恨,心里却没有仇恨,即使写出触目惊心,依然怀着一颗美好的愿望的心灵,来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让文字的光芒反思过去,记录当下,昭示未来,为天地立心,在文学营造的世界中抵达审美和道德,这也是文学赋予作家的使命和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