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军:现场叙事的魅力与震撼——评何建明的《爆炸现场》
一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现场的叙事只有立足于真实,才会强化叙事张力,在丰富和开拓报告文学的创作视野的同时,引领读者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赛尔维亚作家T•巴克说:“这些事物的探索者,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无论在哪儿停止了那平庸生活的步履,他们都必须在场。”从中可以感觉到“现场”对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在“现场”,不仅仅为获得第一手的写作资料,而是要以真实的表达和叙述来还原现场,在广阔时空中表现出纪实书写的美学内涵。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力作《爆炸现场》,便是立足天津8.12大爆炸现场这一主题,以详实凝重的笔触,准确而生动地塑造出了消防队员杨钢、王琪、田宝健等人的群体形象,也揭示了灾难背后的不为人知。 众所周知,作家所谓的终极关怀绝然不会是空泛的理想主义,只有不断地深入到事件现场,才会带着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去挖掘和探寻。否则只会浮泛在事件表层,无法对现场进行细致、微观的精准把握。对《爆炸现场》的介入和叙述,让何建明始终身处真实现场。除了灾难本相的探寻外,还有着灵魂撕裂的疼痛。如那些烧焦的尸体、变形的集装箱、倒塌的建筑、以及献给烈士的鲜花等,这些完全来自于事发现场的情节,像一块块凌乱不堪的记忆碎片,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刺激着冷漠。虽然是满目苍痍下的惨不忍睹,却是无法改变的真实现场。在强烈的生命体验中,作家以包含激情和张力的书写,在温情和批判和传递下,最大化地建构着自己的独特理解,真实折射出当下这个社会存在的令人发指。 生之崇高、死亦壮烈。《爆炸现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用纪实的品格书写时代的苦难,为那些平凡而普通的消防队员树碑立传。在本书中,何建明没有刻意去追求写作模式和表达风格。相反,他是以真实来完成着事件现场的叙事,在洞察人性,关照灵魂中,深情抒写着这部极具个性的大爆炸悲歌。正如他自己强调的一样:“把‘我’摆进去,让读者顺着‘我’的情感走。”不断强化和拓展着灾难文学的思考。这种主观上的理解其实强调的是现场,突出表现在对叙事现场的细致观察。作家没有事先去预设主题,而是选择立体式视角来直面灾难、观瞻人性。“火光冲天令人胆寒,钢铁燃烧之后则如火山喷出的熔岩一般,将天映红将地烧焦将巍峨山体化为烟烬。”鲜活的感受中,思考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泪水和感动中,明白的是平凡英雄的坚守。从作品来看,现场的叙事绝非英雄式的颂扬。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形象具体地赋予消防队员大写的精神品格,才是作家要努力表现的大主题、大题材。 作为一种纪实手法,基于审美基础上的现场叙事,使《爆炸现场》中不仅有疼痛、温暖和反思,而且还以情感的真挚和包容,刻画出叙事主体的情感及心理表现。独特的时代精神,衬托着逆火英雄的高大形象;生死的悲壮与沉重,拉近着现场和官兵的距离;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努力还原着真实的现场。在自然而又舒展的现场叙事模式中,读者从生命的回响中感受到各种复杂的关系,也在情感的慰籍中更好地介入生活、深入底层,激起人们对于生存安全的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带有历史品格的现场叙事,直言不讳地批判和谴责了灾难的始作俑者,也在关爱和怜悯中,呼吁着人们去关注、去重视、去面对、去重新认识眼前的一切。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指出:“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唯一一位在第一时间采访幸存消防队员的作家,何建明将人物置于真实的生存境遇中,写出了生死之间的无畏和坦然,人性的深刻、真实和隐密。之所以要说这部《爆炸现场》是“非虚构创作以来最刺痛自己内心的一部作品,其内容的震撼力和痛苦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作品。”是因为这样的书写,始终在围绕着人性的卑微和高贵、冷漠与温情,展现着现实中的残酷。 众所周知,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这样的审美观照下,作家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亲历一线,最大程度地还原着曲折复杂的事件现场。既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火光滔天、情心动魄的悲壮,也使作品的说服力达到了最大。这种主动介入现场的艺术手法,准确地反映着事件本身的浓烈哀婉、刻骨铭心,又与当下提倡的“在现场”写作不谋而合。何建明的“本质现场”没有单纯地以书写血腥和恐怖,始终紧盯逆火英雄的精神深处。这种关注精神难能可贵,全然是以作家自我体验表现出的时代之声。如写杨光从现场逃生时的情景,“我摸着瞎喊:‘有没有人啊?’没有人回应我的喊声。我走了两步,好像脚下有物,便使劲扒开眼皮,露出一条缝发现是第二辆车上的战士王林。”纪实的文字凸显着消防队员的可信、可敬、可爱。在深化和点睛的同时,为人物情感的表达注入了鲜活。“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摔倒了多少次……我们仨相互使劲着往前走。时而哭几声,里面又笑几声……哭是一想不可能再见到其他的战友。”温暖中的沉重,静穆中的残酷,无法复原的却是以往平静的生活。雷达曾说:“对文学而言,最根本的应该是关怀灵魂、关怀人和生存状态,以人为本。”情感现场的叙事有其使命、标志和段位,崇高和悲壮的审美,是难得的信念和操守,是沁入骨血的震撼人心,全面而又客观地呈现出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大非,使作品具有了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质地。 真情浓于水,一个“情”字力透纸背。在《爆炸现场》中,何建明以一个个真实而又无奈的故事表现着欲哭无泪的悲悯,真实记录下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处处真情,让人动容。尤其是面对“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的数字时,沉重便不是无奈无为,而是作家笔下书写历史和反思灾难的动力所在。朴实的文笔、淡定的人生智慧、乐观旷达的思想境界,从中让人看到爆炸现场的不为人知,看到消防队员火场上的舍生忘死。作家最终以个人化的情感和思考积极回着应社会关切,思考着生死爱恨、家国情怀等终极命题。 现场叙事的作用,是要以作家的感同身受来解构现场,以艺术的手法来拓展现场审美,从观念和感知方面重新进行表现。其实,这种富于哲思的独立叙事方法,在反思和揭示着生活背后的本质源头,用理性的方式间接干预着社会生活。试想,遍地都是白骨森森的尸体时,这样的场景又该如何去反映人性的悲壮?如何将作家的自我感受、消防队员的坚守,都一一定格在沧桑的时空中呢?所以,这样抒写家国情怀的场景,是告别喧嚣与繁华后的残垣断壁,是贯注着灵魂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深远意义下的人性理解和感悟,是叙事方式的探索和生存状态的揭示,是悲悯始终贯穿的显然是要无畏、大美、永恒表达。 毫无疑问,报告文学的本质是事实。《爆炸现场》的独特表达更多是基于情感的现实品格建立起来的。作品中看不出丝毫的浮华与虚构,深度挖掘着的却是生命的瞬间精彩。作为一位有责任担当的作家,相信这种痛苦的亲历,不可能只是单纯地“热的眼泪和冷的眼泪时常挂在我的眶内眶外。” 众所周知,报告文学创作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与现场的叙事艺术。从叙事层面而言,何建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快速做出反应,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爆炸现场、医院,采访了100多位消防官兵及牺牲的消防官兵家属,用正义之笔写出了逆火英雄生死面前的惊心动魄,用文字的精神表现出文化人的执著、正义。“现场唯一有生命的基本是人,基本是消防队员。火与消防队员们肉体搏杀的结果,留下的是一堆堆白骨与灰烬……” 从中可知,只有探寻生存境况的真相,才能展示真实品质的魅力。一旦置于更开阔的时空中时,便丰富起耐人寻味的叙述,使人物性格达到相当的高度。使人不堪的灾难之重,平凡生命成为了最残不忍睹的现场。客观来说,我们对这个社会缺少思考、认知和发现,所以《爆炸现场》中的岩强、杨光、孔维强、肖旭、李洪喜、叶京春等人的回忆,是以特殊的生命体验讲述面对生死的两难。扣人心弦的真实面对,流露出的是幸存者的心理活动。在文化内涵的开拓中,强劲有力地传达出对逆火英雄人格的无比敬仰。同样是书写平凡的小人物,作家最终目的是想在人性和灵魂的拷问中,探寻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在命运的蜕变中,建构起一座感人至深的群体丰碑。也让作家“用自己的作品一次次地为历史留下了很多最真实、最直接、最形象的生活瞬间存在。” 何建明有过从军经历,他的目光聚焦于那些参与抢险战斗的消防队员身上,以至于独特的书写中始终充满着英雄气质。“随我一起进病床采访的小范吓得跑了,便我必须留下来,并且需要与岩强好好聊聊……可他还不能多说话,只有那双红红的眼珠闪动地看着我。他躺在病床上,全身仍然是赤条条的,多数地方则用白纱布绑着。他的下身已完全碳化了……他的战友在我进岩强的重症室前就曾悄悄告诉我。我有些不明白,就是男人的蛋蛋已经没了。人家补了一句。什么?当时我听后立即停下了脚步。因为内心突然涌起巨大波澜,这以后怎么生活呢?没人回答我。”是啊,这样的人生该是何样痛苦呢?凝重悲壮的叙事,在现场的叙事中充实着美学的内涵,唤醒着读者以更为现实的态度来感知、关注和反思。活下来的岩强似乎是幸福的,痛楚的内心世界包含着太多的无法言说。不是么?他以后的生活、事业、理想、人生该如何继续和支撑起爆炸带来的伤害呢?这种认识是深刻而又沉静的扬弃、是坚守而无畏的咏叹、是批判和审视下的正音、是对作品人民性、时代性的强化。实际上,作家笔下的情节要远比血淋淋的现场来得震撼、惊悚。深入的探索中,是对生命和死亡的零接触,拓展着报告文学的表现内容,也为当代报告文学的思考带来了新的特质。 血浓于水、情重于爱。对于生存价值的沉重追问,有着更多细微和深入的自我反省在其中。必须要承认何建明可嘉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他以开阔的视野和思想,交织起社会变革中的各种乱现和矛盾。也是,倘若作者没有敏锐的新闻视觉,注定无法用笔来反映沉郁和悲壮。这种全景式再现下的关注,从没有忽略小人物的命运,而是紧紧围绕着典型人物来引人入胜,达到以小胜大的效果。所以,被人称赞为有力道、见性格、透着理性穿透力的《爆炸现场》,在努力展示着向上精神和人性的同时,不断突破着平常意义上的局限。对作家来说,直观而又强烈的现场感受,更多是突然陷入尴尬和现实中的感伤主题。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存境遇来展现人性,以艺术的关照和内涵来客观地塑造人物。不仅蕴含着精神心理的现场艺术,也是对以往生活的冲击和颠覆。如果抛开这种惨烈去纯粹地谈人性,作家的独特体验就会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且变得非常深刻。 三 这些年,何建明先后写了《国家》《忠诚与背叛》《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一系列厚重文字。《爆炸现场》之所以丰富和拓宽着报告文学的题材领域,是作家准确抓住了典型环境的强烈反差,用理性和真实的现场感进行着斥问。“我们如此年轻,为什么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就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爱人?为什么?谁之罪?啊,谁之罪?”这样的反思超越了一般灾难题材的书写,这种“消防精神”的大气场,犹如盛开在废墟上的生命之花。在作家自觉的艺术建构中,以理性和清醒传递出充满向上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这些灾难最终会转化难得的精神资源,融入到对于现实的认知中。 一部宏大的作品,必然要源于生活、高于现实,以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展现生活真实,在认知和思辨中深度开掘,不断满足社会大事件中的跌宕、雄浑和对于英雄形象的刻画塑造,彰显出现场叙事的独特魅力。反观现场,其实无论是新闻现场的及时、事件现场的纷杂、情感现场的真挚,往往都和人性深处的那份柔软相交相融。超写实的写作不仅赋予了真实现场的可感,也将人物和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在现场叙事中表达出对于现实客观冷静的悲痛。“如果说你看到的是血淋淋的尸体的话,毕竟那还是具备了生命的特形,但如果当你看到的是一具白骨时,你就不再以为那是一具生命,而是一个已经剥离了生命的灵魂与幽灵,它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不去考量使命和担当,这些消防队员注定不会成为幽灵。但恰恰是出于天职的需要,才催生着这些年轻的生命以大情怀书写下伤痛的历史,以英雄本色的表达在天地间回荡起浩然正气。 这到底是文学的审美还是精神的无畏?是刺激与挑战的震撼还是开阔与深沉的表达?从人性角度来观瞻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只是放大内心世界的精神品格和情感,而是以更真实的传奇在突出着作品的叙事特色。“这是最悲切与沉重的呐喊与追问,它一直在那爆炸现场的上空徘徊着、回响着……唉,这就是‘现场’。无法抹去的生命现场,以及一个作家所能意识与追寻到的关于生命的另一种存在与拷问。”要拷问什么?惊险中的人性,传奇中悲剧,灾难中的命运……。深沉而又冷静的叙事中,我更以为这是一场生与死、正义与良知的对比,浓郁着的是情感现场的内涵和批判。而这些都应该超出了作品本身的意义所在。 在《爆炸现场》一书中,作家以现场的叙事手法直指当下,通过写消防队员的生存来思考灾难、诘问原因、探究人性,以哲学的思考揭示着时代的诟病。“我是了解天津大爆炸现场的一名幸运的作家,但又是一位特别痛苦的‘亲历者’。许多时候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就该让这个悲惨的爆炸现场的事实带着浓烈的感情去向世界呈现呢?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应该。”何建明一方面在记录,另一方面在反思。强烈而又尖锐的批判中,透露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精神风貌。从极端的生存境遇中细致入微地发掘着人性的真实,在更富张力的细节中感受着时代风云。这种最直观的视角表现生动鲜活、细腻可观,考量着作家如何处理好沉重而现实的题材。这种浓烈的情感有着新写实主义的审美,这种不断扩大的思考是对某些人的谴责,也正是具有了这样的空间,才得以让作品的独特价值予以呈现。即人们对社会居住环境的思考和发问。 作为精神的真实表现,何建明始终以现场的叙事来完成着人性的探寻。现实主义的独特魅力下,他真实反映着大爆炸的角角落落,逼问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使《爆炸现场》完全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报告文学如果没有‘现场’的亲历与准确叙述,那必定不会有独特而超然的艺术魅力,那些蜻蜓点水式的假现场也必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那些丰富的、精彩的、立体的、鲜活的‘现场’,则需要作者的嗅觉、视觉和情感的透彻性的寻觅与搜索,甚至有时还需要像消防队员一样冒生命之险去实践与战斗。”某种程度上,《爆炸现场》的现实针对性之所以表现强烈,在于何建明饱含情感的犀利笔触写着责任、品质和良知,展示着平凡人的生存境况。站在全局来解读大爆炸现场的何建明,敢于率先身入,尊从内心去察人所不察,写人之所不能写,从现场切面写活着着平凡群体英雄壮举,从现场体验的关键处对消防队员的英勇表现给予赞誉----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困境之中。他牢牢抓住消防队员直面灾难的无畏,却只能从情感方面给予微不足道的安慰和呼吁。情感叙事的作用就是以情感来反观人生,从独特的细腻中去感知每一个幸存者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现场与其说是写爆炸后的现场,不如说是写人物深处的情感、心理、感受以及对于社会认知的现场。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作家时时处处以沉重的文字和眼光,捕捉着现场中人格的伟大、人性的真实。 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时空的交织中形成共鸣,在厚重的生命体验中完成耐人寻味的人性描写。 四 特定的现场叙事,让作家始终坚守着时代与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真实中深入现场、真抵真相,以饱含情感温度的审美,匠心独运地完成着爆炸现场尊严与刚毅的精神呈现。在充分的现场体验和观察中,以生动和丰富的情节深刻地彰显着“问题意识”,最大程度地还原出真实而残酷的环境氛围。 青春有梦,用汗水和泪水换取;青春无悔,用血性和担当实现。《爆炸现场》绝然不是对爆炸现场的回望与凭吊,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下,作家以写作的勇气,以忧患意识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审视现实,以全方位、全息化的表现手法,营造着强烈的现场参与感。“天津大爆炸现场真正所能看到的就是这些。当然,还有那些彻底变了形的钢铁废物,比如像集装厢和车子一类的东西,但它们是没有生命的。现场唯一有生命的基本上是人,基本上是消防队员。火与消防队员们的肉体搏杀的结果,留下的是一堆堆白骨与灰烬,很可怕。没几个人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是属于从搜救人员所拍摄的录像中看到这些情形的唯一一位作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通过采访一个个幸存的消防队员们的作家,我因此获得了极其珍贵的大爆炸的另一个现场——‘情感现场’的诸多宝贵‘镜头’。”何建明从情感着眼来突出人物的独特,从细节入手写生命的坚强与悲壮。这样的标高代表着作家内心的爱与良知,这样的姿态融合着情感,从而将逆火英雄的崇高推向了极致。“不少牺牲的消防队员被爆炸时的强烈气浪冲出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甩落在四处零乱的旮旯里。当发现他们时,不少年轻的搜救队员不敢上前多看一眼,因为他们的那些牺牲的战友此时已经根本不堪入目,不仅断腿无首,而且多数腐烂严重,满是蛆虫……”以大爱写灾难,用温情写冷酷。人性化、英雄化的描摹手法,在人性的冲撞中表现着很强的艺术功力。 人类进步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苦难史,血泪悲悯的情怀中,最终留下的只能是驳杂的现实底色。只差一周就满22岁的甑宇航烈士;被两名消防队员死死拦住,不让从太平间拉走的江泽国烈士;脸烧得根本无法辨认的郭俊瑶烈士;总共才穿了320天警服的陈博文烈士……一个个逝去的消防队员,无疑是烈火中的涅槃,以生命的坚守复原起支离破碎的《爆炸现场》。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背后,却是作家发乎于心的呐喊、追问、审思。直录式的书写,是更多的情感关注在其中。对于报告文学创作而言,不仅满足了好看的需求,也在磅礴大气的审美中穿插了各种人性的碰撞交织。毫无疑问,这些年轻烈士无所畏惧的壮举,始终弘扬的是高贵而坚定的现实主义文学信念和精神。以至于在悲悯的同情中,作家以不易觉察到的胸襟与伤痛,本着生命的尊重构建起情感的叙事现场。 何建明始终将这些逆火英雄置身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中,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写复杂的冲突,以史诗的手笔塑造着英雄平凡的群体,以无比的深情讴歌逆火英雄的大勇大义和无畏,从而全景式地展现出天津8.12大爆炸中的真实。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快速反应,便不会深入事件现场进行细致采访;如果没有作家对人情冷暖的关注,《爆炸现场》便不会有令人信服的高度和温度。现场的叙事让作品秉承起“文以载道”的功能,在忧国忧民中强化着“补史之阙”的作用。所以,隐秘在作品字里行间的都是真实、惊悚和现实参与,是作家对于现实理解下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安全意识相关联起来的悲悯与爱。这样的情感是真诚和深沉,写出的也是生命价值的最终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