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写法多种多样,作家会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小说,这在青年作家范墩子的创作中有着充分体现,他的中篇小说《我需要许多太阳》(《延安文学》2017年第2期)就是写作手法与内容表达趋向完满的作品。 小说在两个孤寂的灵魂相互碰撞,相互慰藉中展开,展开的方式总体来看简单明了,就是有关两个青年男女的回忆片断的叙述。在文学作品中涉及记忆回忆追忆的叙述极为常见,范墩子的这种回忆性叙述显然是在常见中又多了个常见,但如果细加区别这个多出来的常见也有自己的不常见,这个不常见就是小说题目所点明的“我需要许多太阳”,通俗点说就是“渴望更多的温暖”。小说写的是两个在困顿和孤独中徘徊的青年男女,他们各有各的自身苦楚,各有各的不同境遇,他们相同之处就在于彼此的孤独无助,这种无助让他们唯有在街头的游荡中才可稍做排解,所以在街头的萍水相逢就成了这两个男女青年的宿命。对出门闯荡的男青年秦雨来说,他注意到街头游荡女荆玉花,是因为在荆玉花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而对于屡遭家暴的不幸女荆玉花来说,秦雨的主动靠近正是她的内心所求。于是,这个街头上演的孤独者抱团取暖的故事得以继续,并在继续中显露出生活真实的底色。 从小说的叙述中来看,范墩子并没有把小说的人物困顿和孤独推给外部环境,推给社会负责,他小说人物的困顿孤独更多的是个人因素使然。这样的文学人物并没有与时代发生太多的关联,他们的自身处境来自家庭的不幸和个人的颓废,要想摆脱这种处境还有路可寻。很长时期以来,文学作品在涉及困顿孤独的人物时,大都把造成这类人物困境和孤独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归结为外部的压力,在时代背景下来突出人物的无力无助。这种着眼于外部环境的表达,并没有任何不妥,但却有不周之处,它忽略的是人物自身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在生活中若要追究造成困顿孤独者现状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要由个人来担责,是他们自身不努力不抗争,或者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正如小说中的荆玉花是酗酒继父的虐待暴打,才逼使她游荡街头。小说中的“我”是因为对写作的痴迷无心工作,才导致了生活的窘困。这两个人的当下处境不是不能改变,荆玉花只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我”只要不把写作当成主要的生活目标,他们就会走出困境,融入社会。但由于自身原因,他们并没有主观上和行动上的努力,而陷于困苦无依境地后,这二人也渴望来自他人的慰藉,也渴望心与心的靠近。这样看来,范墩子小说写出了人物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尽管并没有放大到对社会责任的追究,但仍然是有意义的书写。那种动辙把青年人的颓废失落困顿与外部环境挂勾,抱怨社会不公的小说,显然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在返观人物自身时,在那些隐秘的角落,还能深挖出更为内在原因。这种写出了颓废的青年状态和他们内心渴望的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更为接近小说的本相,在人们的认知中,小说不就是对生活真相的探寻吗?而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和状态中,范墩子的小说揭示出了现实生活中青年人的一种状态,尽管这种状态并不乐观,却也道出了生活的实情。小说把人物置于这样的境地看起来并不是生活的普遍存在,只是一种局部的映现,但接下来小说替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物喊出的内心渴求“我需要许多太阳”,则把小说推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着为困顿孤独者代言的意味。这个渴求显然发自内心,也具有隐喻功能,照亮温暖人间的太阳在作家看来当然是越多越好,尽管自然界中的太阳只有一个,希冀许多太阳过于奢侈,但这一渴求的合理性却不言自明。 以“用简练承载厚重”来概括墩子的这部小说是个恰切精准的断言。简练当然是指小说结构方式而言,如果只取主干抽掉枝叶,小说剩下的就是“我回忆——你回忆——我再回忆”,呈现的是一幅简洁干练的回忆图景。此种结构简练是简练,但不能就此认定小说将失之简单,这时候作家的叙事能力如何将立马见出真章。范墩子的叙事是由生活经历经验统领,并伴随着细节的精心选取和描述,因而他的小说有着叙事上的波澜起伏,这种起伏勾连着两个青年男女的相遇相别,有似爱非爱的情感缱绻,有青年人的血性冲动,当然还有内心的情绪表露,这些都让小说枝叶纷呈,加大了小说的厚重感。从简练的结构入手却编织出了丰满绵密的小说,说明范墩子的写作有着充分的自信,也说明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最终完成不了一部被看好的小说,只有那些叙事能力强劲强大的小说家,才能在写作中左右逢源,写出真正够分量的作品。小说家的自信来自叙事的自信,范墩子的小说佐证了这一说法的准确无误。青年一代作家的一个可喜现象就是他们已经对如何结构作品不再视为畏途,他们面对任何结构方式都能繁衍出一篇让读者感觉良好的小说,而对老一代作家来说,如何把握结构曾经是倾力为之的事情,从来没为此掉以轻心,在老作家的眼里,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他们来说把握好结构,才能把握好作品。这种新老作家看待结构一轻一重的差异,反映出了文学写作上的一个新变化,对新一代作家来说,作品的结构方式已经不能给他们带来困扰,他们强悍的叙事能力足以应对任何结构方式的挑战。 作者简介:赵宪臣,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协副主席。评论散见《文艺报》《文学报》《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云南日报》《工人日报》《燕赵都市报》《博览群书》《文艺评论》《鸭绿江》《青年文学家》等报刊杂志,有文学评论集《精神盛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