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拯:中国,生长的可能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李拯 参加讨论


    
    中国是什么?她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壮美山河,是延绵千年而未曾断代的文明薪火,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史诗,是缠绵悱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感诉说。这些回答各有千秋,但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描述中国的一个侧面。如果从动态来看,中国是什么?哲学家赵汀阳会说,中国是生长的可能性。
    黑格尔曾说,“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从这样的视角来看,中国似乎只是“空间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时间的”国家,二十四史只不过是封建王朝治乱兴替的沉闷重复。然而,观察历史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赵汀阳从“天何言哉”的寂静中捕捉到中国拔节生长的声音,并在《惠此中国》一书中,向人们呈现出一个在时间之轴上不断生长着的中国。
    赵汀阳的思想建构从这样一个问题出发:在上古时期如同满天星斗的各种文明,为什么都不可避免地把中国作为共同选择?他认为“必定存在某种难以拒绝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表现在,一旦卷入逐鹿中原的权力游戏,那么获胜者不仅可以成为中原霸主,而且在“天下体系”的叙事中将成为天下的共主。也就是说,获胜者得到的不只是物质激励,更能获得成为天下共主的精神奖励。由此,中国不再只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内涵天下体系的“神性概念”,而入主中原的最大激励,则在于占据这一“神性概念”的合法性与正统性。
    于是,赵汀阳建构的“旋涡模式”获得了动力机制。中国的“天下体系”就像一个旋涡一样,对周边各个民族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从而不断把周边民族卷入到“天下体系”的叙事中。结果,夷狄进而为华夏,多个民族欲拒还迎地卷入中国的文明体系中,成为中国文明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而中国由于周边民族的卷入,不主张侵略扩张而在客观上不断开疆拓土。几千年下来,中国从中原地区生长到后来的广袤存在。这正是“旋涡模式”诠释的中国的生长方式。
    “旋涡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变化,而“变”,正是中国古典哲学核心。中国的生长方式,也可以说是“以变而在”。这与西方哲学有本质不同,在柏拉图看来,唯有理念是完美无瑕的,现实的变化都是腐朽与堕落。但在中国,变化是一种存在方式和生长方式,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就在于这种善于变化的能力,不仅能够纳入不同文明,展现出天无不覆、地无不载的包容性,而且能够与时偕行、以变而在,从一个地理概念生长为天下体系。
    正是这种善于变化的能力,让中国不断把抽象的时间变为具体的历史。时间不只是自在自为地匀速流逝,而且是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以此观之,今天推进改革,何尝不是一种“以变而在”的生长方式?这正是“以变而在”的当代意义:过去是被定义的历史,未来则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中国,正是生长的可能性。
    《惠此中国》:赵汀阳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