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傅德岷:《行走之间》,思辨丰厚散文的意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傅德岷 参加讨论


    继《行走》之后,刘德奉又捧出了一本散文集《行走之间》(重庆出版集团2016年),其“行走”之意不单指山川大地的“行走”,也指学林书海、社会人生的“行走”,更指思想原野的“行走”。他在“行走”之间,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读书典,他把社会人生当成动态的书,把书典当作静态的社会人生。他从天地浩宇、山川林泉中吸浩然之气,从先贤圣哲的嘉言懿行里获崇高之精神伟力。所以,他的散文无浮浅低俗之气,有厚重丰茂之风,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
    不久前,有散文家问我对当前散文创作的看法。我说:成绩斐然,前途乐观,问题不容忽视。表现为:作者众多,题材广泛,手法多变,语言新奇……各种各样,可谓繁花似锦,竞相绽放。不过,不少散文读后总令人有遗憾之感,不是浮泛,就是低浅;不是豪奢,就是空洞……深感当前散文创作存在着“四多”、“四少”之病,即童趣琐事多,山水游踪多,闺蜜私语多,表层叙描多;论政少,论社会少,论人生少,开掘思辨少。更有甚者,有的借写名人往事来吹嘘粉饰自己,这种低劣之作是对散文(美文)纯净品性的亵渎。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政治家,如何论政、论社会、论人生?其实,政治、社会、人生与每个人密不可分,须臾不可分离。吃饭、穿衣、住房、就医、就学、就业,对待父母、亲情、友谊、爱情、婚姻等等,这些不是政治、社会、人生吗?在国内外旅游,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抹“到此一游”,爱护山川草木,保护生态文明……这些不是政治、社会、人生吗?所以,论政、论社会、论人生不是政治家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为之事。只要我们自觉运用文明批评、社会批评(鲁迅语)的利器,在记人叙事、状物绘景、抒情言志的过程中,就能达到扬善惩恶、弘扬美德的社会作用。自然,我们不能满足于表层描摹,而必须深入开掘,思辨创新,才能有独到的真知灼见。
    刘德奉的《行走之间》就具有深入开掘、思辨创新的特点。比如,他不写夏天蓊郁繁盛的荷塘,而写初春荷塘的“枯荷”,发现“莲蓬正在蠕动”,“已经成了孕育新生命的摇篮”;他写被人忽视的“麦冬”,发现麦冬在大风暴面前“毫发无损,安然无恙”,它“努力之后再努力,奋斗之后再奋斗,不会用根须抵触旁的大树,不会用草叶刺穿杜鹃、榕冠”,不争高、不争宠,点赞平凡踏实、自在自信的普通劳动者;他写“拐杖”,从年轻人爬黄山拄拐杖还气喘吁吁,发现“这是中国人体质下降,奢华之风过重”,引发对民族懒惰之风的忧虑;他写北海滩上的“红树林”,联想到井冈山的红杜鹃、武威柏杨树的红五星,提示出这是奋斗、创业、追求的精神象征;他写苏东坡的“润笔观”,从苏东坡作“序”、作“书”(书法)不看重润笔费联结今之作家、书法家提笔就“讲钱”,钻到“钱眼”里去了的怪象,指出这是“文学艺术的悲哀”;他写司马迁创作《史记》,究其一生仅此一部,却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反观今之作家、出版物、图书市场,林林总总,“虽说不乏优秀的学术成果,但相当比例却空洞无物。看似学术大繁荣,实则文化大衰退”,指出这类读物之害是让人“少思索、懒思索、不思索”,长此以往,“何以获得国家、社会、事物的发展规律,何以产生新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何以立国、立民、立学于世……此种流害,不亚于敌国长期侵略,不亚于西方帝国殖民……如果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警惕‘西化分化’的话,来自自身的文化惰性,才是最大的文化侵略”;他写“蜀道”,由蜀道之难、剑门之险,提示出“国强‘关’自守,国弱‘险’不保”的识见;他写53岁说“人日”,由“人日”的起源联结到“生命的尊严”、“生命的质量”,呼吁人们静心思考生命的价值,“不向权势低头,不向金钱媚眼”,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就是这样通过自然、社会、人生的表里思辨、类比思辨、对比思辨、同质思辨,透过表象,由表及里,直达底核,提炼出不少振聋发聩、催人警醒的社会人生的哲理,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思辨是散文的筋骨和灵魂,只有思辨才能丰厚散文的思想意蕴,才能提升散文的品格与境界。以古代散文而论,且不说那些议论性的说理论道之文,充满思辨的色彩,就是那些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散文,无不关结着思辨。李密的《陈情表》,如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思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如无“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思辨;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如无“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思辨;特别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如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思辨……这些作品如无思辨“点睛”之笔,能化龙腾飞,成为传世名篇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要求文艺作品“有筋骨”、“讲品位”、“存正气”、“弘美德”,批评了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散文有无“高峰”?难道散文只能与花草为伴,与游踪为侣,与呓语结缘否?纵观先秦诸子、两汉史传、唐宋八大家、明清小品,以及“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散文,无不贴近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激荡着一股大气、正气、骨气,以睿智的思辨给人以启迪,前行的激励,向上的鼓舞。今读刘德奉的散文《行走之间》,感到他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着“高峰”的方向前行,祝愿他再接再厉,取得丰硕成果,为民族复兴尽一份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