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写的《‘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认为孩子不适合阅读中国传统“四大名著”。其后,《文汇报》则相继刊出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周宏等人的文章,指出不应该给经典阅读划分禁区,一时引发全社会争议,关键是令广大家长不知所从。笔者近日参加了一个小型的校园红学沙龙,会上,也有人明确反对孩子读《红楼梦》,有人附和,也有人反驳,现场气氛一度充满火药味。 本人不是红学权威,更不是神仙,没资格妄下结论。不过我倒是以为,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笔者的推断是,青少年学生读不读《红楼梦》之所以成为问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阅读的时机与阅读的真伪。 阅读是孩子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与他的生理成长和身体发育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幼儿、少儿时期的阅读明显不同于成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卢梭的“把孩子当孩子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成人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作为孩子的权力,而不去人为地制造早熟的果实。显然,在人类文明的宝库中,有的是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童话、神话,寓言、史诗,传说、传奇,童谣、歌谣、民谣,科幻、梦幻等。仅就启蒙、识字和满足孩子内心的好奇、想象等需求来说,这些足以够用。无需过早地涉足晦涩艰深的名著。再者说,过去书籍没有这么普及,既使是想读,也无书可读。客观上讲,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名著。远的不说,即使是改革开放前,读书也是件很难的事,当时的青少年,只要是有书可读,大多是如饥似渴,所以早期就接触到传统名著,但以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来指导今天的阅读,还需要实事求实地、客观辨证地对待。 实际上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什么时候孩子该不该读名著成了问题呢?就是在“赢在起点”、“不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流行的时候。按说,读书如同长身体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用不着那么着急。可是,自从这些观点盛行,家长们纷纷坐不住了,不是逼着孩子上奥数,就是赶着孩子读名著。道理很简单:你家孩子不读,人家孩子读了,你家孩子就落伍了,就输在起点了。这一点与“奥数热”如出一辙。可怕的是,起先只是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设套,逼孩子搭上赶早的战车。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像患上传染病一样,彼此较劲,有的主动请缨,杀向早熟的战场,奔向各种文化补习班、才艺训练场。所剩无几的时间,原本可以读点与年龄、心理相称的作品,可是为了赶早,只好牺牲个人口感,而选择有“营养”有“价值”的“名著”。 读名著不是遵从孩子内心的呼唤,而是衍变成外界强加的精神补品,成了孩子竞争、展示成就的筹码。这真应了那句话:形势比人强。出现这种情况是家长始料未及的。笔者时常听闻有家长为孩子表现出的好战、求胜、不顾一切、功利自私的心态而生畏,这或许就是一种恶补的结果。此外,过早接触名著,由于心智不健全,很可能汲取错误甚至有害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秦院长的担心并非多余。而与此同时,大量与孩子心智相一致的读物,却未读透,反而贻误了阅读的最佳时机。比如,真正的国学启蒙、乡土人文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有益之作。 毫无疑问,我们通常所说的读书,指的是课外经典著作的阅读。按理说,课外阅读应该伴随整个学生时期,家庭、学校都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满足这种真阅读的需求。可是到了初中、高中发奋读名著的时候,以教辅资料为主的伪阅读却占据了大量时间。据笔者观察,初中或高中在校生,很少在课桌上摆放课外读物,更遑论名著了,堆满的是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加上网络阅读、微信阅读的流行,留给阅读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学校图书馆也多沦为摆设。即使是小学阶段,真正的阅读也屡遭冲击。笔者时常遇到这样的案例,有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要性高度认同,起先配合得很好。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有知名的营地教育机构,曾计划推出完整的学生阅读推广计划。可是,计划实施初期就遭遇困境,原因是读书与其他项目比起来来钱慢,很快偃旗息鼓。总之,只要是合适的时机,只要是真阅读,读名著当然不是问题。(作者系深圳第三方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报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