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点02分,深秋里的一片叶子飘落,亲吻泥土。 这一天,93岁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我在青年时代起立下的志愿:做一棵朴实、平凡但是强劲刚毅的小草,给黄土地增添一丝绿色。”草婴曾这样自陈心迹。 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3月24日生于浙江宁波。“草——是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我想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子民。”以小草自况,草婴的笔名从18岁开始陪伴至今。 他的一生又是不普通的——他以一人之力翻译了12卷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和《肖洛霍夫文集》的3卷。他曾荣获高尔基文学奖、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等。俄罗斯高尔基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汉学家李福清说:“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可能全世界只有草婴。”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唤起了我忧国忧民的心情和追求真理的朦胧意识。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反复阅读《鲁迅全集》,开始对俄罗斯文学发生兴趣,就开始学习俄语。”草婴曾这样讲述自己的翻译缘起。 1941年,草婴开始了他的翻译苦旅。20世纪50年代,他率先翻译了肖洛霍夫的小说《新垦地》第一部和第二部、《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等,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距离小说在苏联发表仅有3个月。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5年,草婴完成了400多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工作。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第二任会长夏仲翼回忆:“每次去草婴家,他的桌上永远摊着俄文原本和他的译本,不停地修改、润色。”夏仲翼说,作为译者,草婴的文学感觉灵敏,很有眼光,他的选题、他认为值得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作家,事后总被证明确实符合读者的需要。 草婴的翻译态度严谨到近乎严苛——翻译一本书前,要先把原作通读几遍甚至十几遍,还要做卡片,比如《战争与和平》中有559个人物,他就做了559张小卡片,将每个人的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写在上面,直到把整部原作理解透了才开始动笔。草婴的夫人盛天民说:“他就像他的笔名一样,小草,虽然渺小但特别坚韧,无论当时生活多艰苦,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翻译、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我一生只做一件事,翻译文学作品,无怨无悔。”草婴曾说,“人类经历了苦难深重的19世纪,度过了多灾多难的20世纪,进入了21世纪,希望能总结教训,反对法西斯专制主义思想和统治,宣扬人道主义精神,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使人间充满真、善、美。” 此刻,树叶在秋风中晃动。小草静默着,只待来年春风再绿。(本报上海10月25日电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