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光耀)昨天开幕的上海书展上各类文化名人讲坛从不同角度解读看书、写书、出书这几档子事。 在如今网络化的背景下,大家读书的愉悦和惬意被淡化掉,如何才能重拾阅读的快乐?由大佳网创办的文化访谈类节目《大佳面对面》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宏俊、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姚文坛和学者陈子善围绕“数字时代下的精品阅读”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出版社多出精品图书,让读者多进行精品阅读,这是重拾阅读快乐的最好办法。 潘凯雄表示,目前中国读者对于精品的图书的判断还存在很大差异,市场反响与图书质量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这使得出版人面临两种选择:“有一些精品在现阶段只能是小众的,作为出版人我们要有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即使是小众的书,也要坚定不移地做。另一方面,因为出版人也得生存,也得出一些市场化的东西,但出市场化的图书也必须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 ” 施宏俊认为精品图书分两种:一种是经典,另一种是满足出版社的核心读者需求的图书。而出版社要出一本精品,第一是要有好的作者、作品;第二,其实从出版者的角度为读者进行取舍和筛选。 “如果没有出版社的取舍,那么读者看到太多的无效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传统出版者更要通过选择加工为读者提供精品阅读,这是传统阅读的优势所在。也是许多读者喜欢逛小型特色书店的原因,因为小型特色书店在一定程度会帮助读者挑选好书。 ” 陈子善提出,对于一个爱书人来说,精美的装帧也是精品图书必备的条件:“就像我们出来参加活动,不能衣衫不整。一本书如果印得很差,内容很好,大家就觉得很可惜。内容和装帧是两个会相互影响的要素。 ” 下午2点,曹景行与陈丹燕在上海图书馆为大家带来了“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的第二场——“非虚构的上海——历史故事的血与肉”,她在现场与曹景行畅谈《成为和平饭店》的创作经历与她从小在上海的经历与感悟;作家叶永烈则通过自己小时候的读书与写作经历,为小读者们揭秘自己“写作的秘密”;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和周合等以“给孩子国际化的阅读启蒙”为主题做了一场如何让0到6岁孩子更好阅读的讲座。同时,书展上的许多健康讲座、金融讲座,也都吸引了许多读者听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