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说毕竟不是原始事件的还原,而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写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想象。”您如何看待文学创作和还原历史的关系?您看过的史料在创作中体现了怎样的作用? 方方:其实历史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是无法判断的。也没权利去判断,我经常说,我们不可能轻率随意地说对和错,因为我们跟我们想写的事件并没有贴身,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再多的阅读,都无法真正了解真相。那么,对于写作者来说,他只需要站在每个人物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去感同身受地写他们就可以了。 我也并不想任意编撰历史。我只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创造活动在这中间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命运。在一个社会中,任何一点小小波动,都会改变某些人的命运。更何况战争这样的巨大事件。我在意的是人在其中的状态以及他们的人生改变。而无数人的偶然改变最终将导致一个社会的必然改变。 史料提供的细节相当丰富,小说中很多细节都来自原始记录。像曹渊之死,他留下的字条上的字我是照史料原文照抄的;攻城出发前在南操场点煤油灯等,城内的人们忙着剃掉学生头、城内的物价以及炮弹的落点(学生宿舍的床上留下未爆炸的炮弹)等等,都是真实可找到出处的。毕竟我对当年的生活一无所知,我只能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想像,以期能更真实地还原当时的状况。 记者:上部“攻城篇”中塑造了罗以南、梁克斯、莫正奇等一系列北伐革命军战士的群像,作品似乎更侧重体现他们作为个体的精神层面的变化。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方方:我的初衷是想把武昌战役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让人们知道,很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我要写的主体是一个时长四十天的事件,即攻守武昌城。所有活动在其间的诸多人物都只能围绕着这个事件,而不是诸多事件围绕着某个人物。战争让每个人成长和变化。对于军人,这是四十天的武力较量;对于百姓,这是四十天的被迫受难。无数人的心态和命运都被改变。这个时间很短,只有四十天。四十天里,每一点每一滴的遭遇都以加速度的方式在推动这样的改变。因此人们、尤其是涉入事件深处的人们,在这期间的内心活动是相当剧烈而复杂的。我也是试图把这样的一些身处在某件极端事件中人们的心理波动和变化表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