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影响学生阅读素质培养 语文教师队伍性别构成的失衡、学校语文课程相关学习内容的女性化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均构成相关影响因素。 学校因素 在我国城市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语文教师中,女性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出现了明显偏于正常比例的女性化趋势。 男女教师在认知能力、行为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语文教师队伍性别构成的失衡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发展。在语文课堂上,女教师的优势在于其形象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男教师的优势在于其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较强的推理能力。如果学生只是接受来自女教师的传授,可能会限制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导致其认知得不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在对待男女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上,女教师常以女性准则来加以规范,对学生在阅读鉴赏活动中表现出的另辟蹊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写作题材的自主选择、写作方法的不拘一格,会有更多的限制;而男教师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行为上表现的多样性则相对于女性教师更具包容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也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学校系统中相关文学的内容与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男孩的选择。男孩喜欢探索、冒险、刺激,偏好历史、科普、军事、武侠小说等题材的阅读,但这些在课堂上往往较少作为教学题材。 家庭因素 2009年出炉的《闵行区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报告》对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分析表明,有22.79%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而78.21%的学生指出,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经常加码。教育是一种社会系统,家庭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家庭阅读环境比学校阅读环境对中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态度以及阅读兴趣的影响更大。在目前的中国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责任都由母亲承担,父亲往往只是“面包提供者”的角色。父亲的缺席导致了在家庭环境的阅读过程中,母亲为孩子选择的阅读材料可能会偏女性化,题材类型较为单一。男生所偏爱的武侠小说、军事类阅读素材往往不会在家庭阅读中出现。同时,母亲的阅读风格和阅读习惯也更适合于女孩阅读素养的培养。此外,有研究表明,家长每次与女孩进行亲子共读的持续时间比与男孩共读的亲子共读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女孩对阅读的偏爱可能在其童年早期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就已经形成。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曾指出:父亲是男孩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父亲所具备的创新、探索、动手能力以及冒险精神,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在当今中国,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对男生和女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男生而言,这对其性别角色、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十分不利。研究发现,父亲的亲子共读交流明显少于母亲。另外,由于父亲参与的缺失导致父亲为男孩选择更适合的阅读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种教育模式使得男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