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印度电影如何讲好“印度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学习时报 曲鹏飞 参加讨论


    近日,一部名为《摔跤吧!爸爸》的印度电影火爆异常,圈粉无数,牢牢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榜首。该片首周票房9000万元,次周票房3.3亿元,第三周票房3.64亿元,其中5月20日单日票房达1.12亿元。自5月5日上映以来,该片在全国排片占比从未达到30%,能在上映19天后票房突破8亿元大关,凭借的是超高的上座率。除了票房上的佳绩,该片还收获了观众的美誉。在中国最大的影评网站“豆瓣电影”上,该片的评分高达9.2分,高于98%的运动题材电影及99%的人物传记电影,可谓好评如潮。与此同时,另一部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2:终结》也在北美市场斩获佳绩,4月28日上映首日就以475万美元位居当日票房第二,截至目前,该片全球票房已经超过8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8.59亿元),成为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印度电影。在中美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印度电影都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不禁让人心生敬佩。印度电影何以征服挑剔的外国观众,实现“口碑与票房齐飞”?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有特色。歌舞是印度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印度电影人也将极具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引入了他们的作品,形成了印度电影的鲜明特色。一部典型的印度电影至少要有五六段华丽的歌舞,这种融合了歌舞表演的电影被称为“马萨拉”(印地语混合香料之意)电影。“马萨拉”电影融合了爱情、动作、喜剧、冒险、幻想、音乐等多种电影叙事方式,在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同时极大增强了电影的娱乐性。随着时代发展,印度电影里的歌舞表演开始加入越来越多的时尚和科技元素,而且为了照顾外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电影在关键情节展开时一般不使用歌舞,歌舞的作用在于铺垫情节和缓和气氛,这样既保留了歌舞表演这一民族特色,又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便于接受。除此之外,斑斓的民族服饰、厚重的宗教文化、独特的民俗习惯都是印度电影中经常表现的内容,这些民族元素借助电影媒介传播到了全世界。
    二是有匠心。回顾近些年来的印度电影佳作,无不是通过主人公的际遇起伏引导人们思索印度社会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地球上的星星》通过一个8岁的自闭症男孩从痛苦沉沦到重拾自信的过程,唤起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我的个神啊》以外星人的视角揭示印度社会的宗教矛盾,批判假借宗教蒙蔽群众的“神棍”;《三个傻瓜》批判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与人性的禁锢,鼓励广大学子建立创新的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正在热映的《摔跤吧!爸爸》除了表现励志与爱国外,也在呼唤人们正视印度农村存在的歧视女童现象,鼓励社会给予女童成长更多的帮扶。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男主角的教育理念还触动了人们对教育方式的反思。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否应变成“虎爸虎妈”?成年子女应如何读懂父爱母爱?正是这种心灵上的代入感使得这部电影在中国打破了观众的“年龄壁垒”,成为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除了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之外,印度电影的匠心还体现在故事的包装和演员的演技上。以《摔跤吧!爸爸》为例,这部电影就情节而言其实非常简单,在影片开始时很多观众都能推断出情节的大致走向,甚至“泪点”所在。就故事性而言,女选手获得英联邦运动会摔跤冠军这件事对于美国、中国这样盛产奥运冠军国家的观众而言,并非一个吸引力十足的题材。但是凭借流畅的剪辑、紧凑的情节、精准的人物刻画,这部电影张力十足,带给观众的震撼与正能量丝毫不减。几位主演精湛的演技与敬业精神也为这部电影大大增色,为了还原不同年龄的父亲形象,饰演“爸爸”的演员阿米尔·汗拒绝穿脂肪假体衣,选择先增肥54斤以塑造一个大腹便便“大叔”形象,再用5个月时间通过健身练出一身肌肉以表现男主角19岁时的形象。女主角吉塔的扮演者法缇玛·萨那·纱卡为了最佳的表演效果,在9个月的时间里每周6天按照奥运选手标准接受训练,学习专业摔跤技术。男女主人公在表演分寸上拿捏十分得当,既没有用力过猛,也不吝惜真情流露,使这部电影的情节充满层次感和爆发力。
    三是有手段。印度电影在国际市场推广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手段高明。在全球使用人数最多、最为权威的互联网电影数据库排名最高的250部作品中,印度电影占据10席,而华语电影上榜的只有《无间道》和《花样年华》2部中国香港电影,中国大陆电影没有一部上榜。10∶2的差距不是中印两国电影实力对比的真实体现,而是两国电影海外营销手段的差距。事实上,中国本土电影在起步上并不落后于印度,中国首部本土电影是拍摄于1905年的《定军山》,印度首部本土电影为拍摄于1913年的《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印度电影工业在印度独立之后迅猛发展。20世纪70年代,印度赶超美国成为最大电影生产国,形成了宝莱坞、泰卢固电影、泰米尔电影等电影制作中心。如今,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出口商,在巩固北美、英国、中东三大主要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东亚、非洲、拉美市场。印度电影海外拓展的手段包括:鼓励本国电影公司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鼓励本国公司并购国外电影产业,通过合作与并购打开对象国电影市场;通过印度国际电影节、孟买电影节、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三大平台向全世界推介优秀的印度电影;成立由信息产业和广播部牵头的电影节办公室,精心挑选影片、影星参加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全球著名国际电影节,推荐印度电影参加奥斯卡金像奖评选;邀请国际知名影星参演印度电影,到国外著名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实景拍摄,增加印度电影的“国际因素”;重视调动海外印度裔积极性,将电影作为他们和母国保持联系的文化纽带,并鼓励他们大力推介印度电影。与印度影业相比,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营销理念、运作方式和品牌建设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电影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科技含量和社会影响的文化载体。当电影走出国门后,就具有了文化传播功能,成为“光与影”的文化大使,是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国之交在民相亲”,印度电影打开了一扇世界人民认识印度的窗口,其讲述“印度故事”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未来,中国电影要打开国际市场就必须凸显民族特色,必须肩负社会责任感,必须创新海外营销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经得起亿万观众的检验,在国际舞台上讲出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